3. 活血化瘀法
久病耳鸣中医认为“久病在血” , “久病多瘀” , 瘀阻耳窍 , 气血流行不畅 , 耳窍失养所致 。现代研究认为某些类型耳鸣、耳聋与耳部微循环障碍有关 。对耳鸣、耳聋患者的甲襞微循环测试 , 多数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微循环障碍 , 主要表现在襻周状态和血液流态上 。其中 , 中医辨证瘀血型患者的微循环改变较为明显 。
4. 利水逐饮法
痰、饮都是水液代谢失常 , 停留机体局部的病理产物 , 痰热而饮寒 , 痰无形而饮有质 , 饮留体内 , 清阳不升可致耳鸣、眩晕等 。《伤寒论》苓桂术甘汤、五苓散证饮留中焦、下焦主症都有耳鸣 。现代医学认为利水消肿药能解除内耳前庭、迷路水肿 , 减轻神经压迫 , 促进局部淋巴回流 。
5. 补肾填精法
中医认为肾与耳关系密切 , 肾为先天之本 , 藏精生髓 , 上通于脑 , 开窍于耳 。《灵枢·脉度篇》云:“肾气通于耳 , 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内经:髓海不足 , 则脑转耳鸣;“上气不充 , 脑为之不满 , 耳为之苦鸣” 。《诸病源候论》:“劳动经血而气血不足 , 宗脉则虚 , 随脉入耳 , 与气相击 , 故为耳鸣” 。

文章插图
如何治疗耳鸣呢1、生活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吃一些蔬菜水果以及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的食物 , 最好不要在吵闹的环境中呆着 , 生活要有规律 , 可以多喝些茶 。绿茶之类也是可以的 , 但不要喝浓茶 , 以免刺激神经 , 加重耳鸣 。
2、搓手掌治疗法
定息静坐 , 搓掌心50次 , 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 , 如此6次 , 连作2-3天 。
3、按摩缓解
用手指按住耳朵的耳廓 , 然后用手把耳朵反复摩擦 。或者用小指头插入耳孔里 , 进行震动 , 再突然拨出来 。反复的试试 , 聊胜于无 。然后配合药物的治疗 , 效果会很好的 。
4、屏气治疗法
定息静坐 , 咬紧牙关 , 以两指捏鼻孔 , 闭口作吹气状 , 使气串入耳窃 , 至感觉轰轰有声为止 。每日数次 , 连做2-3天 。
5、舒缓情绪
耳鸣时不要着急 , 耳朵嗡嗡响时 , 许多人会很烦、生气 , 这样加重症状 。所以 , 要保持心情的平和 , 尽量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别处 , 另一方面 , 再积极寻求治疗的方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