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闹怎么管教 父母别让孩子用眼泪控制你!( 四 )


STEP 1
观察孩子的情绪 , 试着感受孩子的情绪 , 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正在难过或生气 , 是因为……而让你难过或生气吗?」 。用意是帮助孩子表达哭闹情绪背后的可能感受 , 同时让孩子感受到父母有注意、接纳自己的情绪(此响应不等同于接受孩子的哭闹行为) 。
如果父母的情绪已经跟着孩子的情绪有所起伏 , 可以试着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正在难过或生气 , 但是爸爸/妈妈现在也有些不开心 , 我们等会再讨论 。」简单的告诉孩子自身的感受 , 不需要勉强自己急着处理孩子的情绪 。急着处理孩子可能会让彼此更气急败坏 , 且若父母能够先让自己冷静下来后再处理孩子的哭闹情绪 , 亦是一种处理哭闹情绪的示范 。
STEP 2
如果父母感觉到自己还在负面情绪里 , 不妨先暂时与孩子分开 , 让彼此的情绪冷静下来 。此时父母扪心自问 , 为何自己容易受到孩子的情绪影响?
STEP 3
等到父母情绪恢复后 , 可以用和缓的口气提供一些情绪字汇 , 协助孩子理解其内心的情绪、给予一些时间让孩子以其速度表达内心的感受 。多些耐心听孩子表达情绪 , 此举动对孩子而言是个鼓励与接纳 。待孩子的身体动作、说话速度、脸上表情、语调变得较舒缓时 , 表示孩子的情绪较稍微可以平静下来 , 接着可以探问事情的原由 , 引导其说出情绪背后的需求 。
引导、探问孩子情绪背后的需求时 , 父母应该对孩子的需求及需求衍生的行为表现设立规范 。在规范内与孩子谈谈道理、说说哪些不合适或合适、哪些不能接受或可以被接受 。
如果孩子出现破坏物品、攻击自身与他人的行为时 , 父母都应该立即制止 。
教孩子 , 从改变父母的心态做起!
当事件发生 , 明知道应该教导孩子 , 但为什么总是轻易向孩子妥协?爸妈选择投降举白旗的原因 , 除了心软、害怕丢脸之外 , 有时也是来自内心的畏惧或深处的需求 , 导致无法妥善处理孩子哭闹的状况 。因为孩子的情绪唤起父母过去不愉快的经验 , 连带影响判断和处理事情的能力 , 这类型的父母遇到事件发生 , 通常会选择逃避、敷衍带过 , 以至于孩子错误的行为越演越烈 。
教育孩子的过程 , 其实也是父母自我认识、成长的过程 , 孩子的言行举止 , 就是反映着父母平时的言行 , 教养孩子就是从父母自身行为做起 , 但没有人是十全十美 , 想做一个完美父母 , 倒不如成为与孩子一同学习成长的父母 , 这才是教养的真谛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