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高峰已成过去 全球「缺芯」为何还未痊愈?( 三 )


电子元件平台Sourceability副总裁约什·普希(Josh Pucci)表示 , 许多产品中使用的电源控制芯片曾经只要1美元 , 但如今却暴涨到150美元 。 IC Insights表示 , 这类元件的交付周期已经从4-8周延长到24-52周 。 老式芯片生产设备如今难以找到 , 而这些产品的短缺推升此类设备需求 。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预计 , 2021年第二季度的全球芯片工厂产能利用率达到95.6% , 而2019年第二季度仅为76.5% 。 Gartner分析师高拉夫·古普塔(Gaurav Gupta)表示 , 这表明工厂已经满负荷运行 , 因为有些生产线需要停机维护 。
芯片代工企业GlobalFoundries的CEO汤姆·考菲尔德(Tom Caulfield)今年10月表示 , 他的公司产能已经预订到2023年 。 Analog Devices的部分产品面临极高的需求 , 该公司CFO今年8月对投资者表示 , 订单已经排到本月开始的下一财年 。
芯片厂商面临的部分挑战在于 , 有些客户可能出现“加倍预订”的情况 , 即为了防止供应不足故意超量采购 , 从而导致未来的需求趋势难以预测 。 “加倍预订导致的现货短缺令情况更加糟糕 。 ”哈佛商学院教授威利·施(Willy Shih)说 。
今年6月 , 马斯克也曾在推特中戏称“由于担心不够用 , 每家公司都超量订购 , 这种情况就像厕纸短缺一样 , 只是规模巨大 。 ”

疫情高峰已成过去 全球「缺芯」为何还未痊愈?

文章插图

分析师认为 , 能够生产这些芯片的企业可能不愿投资建新厂 , 因为这类芯片利润微薄 , 半导体行业的周期属性又很强 , 经常出现需求暴涨暴跌的情况 。 他们担心未来的芯片供过于求会压低产品价格 。
“回顾一下半导体行业的历史 , 会发现利润和价格暴涨之后 , 都会出现一个严重的下滑周期 。 ”哈佛商学院的约菲说 , “我们根本不知道当前的需求增长能否延续 。 ”
虽然有许多新的芯片产能 , 但多数都会用来满足尖端产品 。 Gartner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预计 , 芯片制造商今年将投资1460亿新建产能 , 较2019年增长50% , 但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较常见的老式芯片 。
从理论上讲 , 增加尖端芯片产能可以让更多工厂有空闲来生产老式芯片 , 但在供不应求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 Sourceability的普希表示 , 虽然企业最近开始针对老式芯片投资建设产能 , 但必须让客户承诺两年的订单 , 才考虑动工 。
从中国台湾缺水和美国得州极端天气对生产的影响来看 , 这些元件及其供应链面临的压力显而易见 。 “几周的库存 , 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空间来消化这些影响 。 ”普希说 。
“疫情似乎已经过去了‘肆虐’的阶段 。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盖德·艾伦(Gad Allon)说 , “但受到疫情影响的芯片行业 , 仍在水深火热之中 。 ”
芯片要缺到什么时候?ASML首席执行官彼得?温尼克(Peter Wennink)最近解释道:“去年因为疫情 , 客户们都很谨慎 。 但回过头来看 , 他们似乎谨慎过度 , 把需求压得太小 。 现在需求猛增 , 我们肯定要花费一段时间才能实现产能爬坡 。 ”在他看来 , 需要等到2022年才能满足如今的产出需求 。
英特尔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表示 , 新冠疫情期间的在线活动激增引发了“半导体的爆发式增长周期” 。 他补充道:“虽然行业已经采取一些措施解决近期的紧张局面 , 但整个生态系统还需要两年时间才能解决芯片、基片和元件短缺问题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