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汉姆一家图片 贝克汉姆一家( 三 )


中国分公司
据了解, Swift Trade Inc在中国基本上是一个城市由一名经理负责, 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地区 。 各分公司之间互相独立, 人员流动受到严格控制 。 曾经有交易员私下联系深圳分公司的经理, 该经理因为总部的规定而做出拒绝声明 。 也曾经有交易员悄悄跳到福建某分公司, 被总部强制遣回的事件 。 为防止分公司之间互相“挖角”, 总部除有严厉规定外, 将中国区交易员的提成比例控制在10%-20% 。 而在北美, 交易员的提成比例一般为35%, 香港地区则为27%左右 。 结果, 由于中国区交易员提成比例过低, 给后来进入中国的欧美其他证券交易商以可乘之机, 大挖Swifttrade墙角, 导致Swifttrade人员流失严重 。 有鉴于此, 总部2007年年底开始缩减总部抽成, 同时对各分公司的交易员提成不予强行限制 。 据我了解, 现在中国区交易员提成在15%到40%不等, 这得看各分公司和各交易员具体的业绩水平了 。
Swift Trade Inc.的中国分公司并没有统一的名称, 但在培训与管理方面大致相似 。 根据笔者得到的资料, 在招聘广告中所说的“专业培训”除简单的交易规则介绍和普通的技术分析指导外, 以模拟交易和实盘交易为主, 交易员主要依靠技术分析和看盘感觉进行交易 。 一般需要经过2至8个月才能达到正式交易员的水平, 即月盈利在2000美元以上 。 在成为正式交易员之前没有薪水, 在转正之后, 大多数分公司也没有底薪、保险福利、年终奖等固定的薪酬制度, 交易员们必须依靠自己的盈利来取得提成收入 。 另外, 自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的升值也给交易员们的工资收入带来了不小的损失 。
在转正之前的交易亏损由公司负担 。 在转正之后, 正式交易员的当月亏损要计入下个月的盈亏总额 。 如果一名正式交易员水平不能提高, 仅能勉强达到2000美元水平, 其较低的提成比例使其收入也只能维持在3000元人民币以下 。 倘若当月亏损, 则没有收入 。 据笔者了解, 在中国的一千多名交易员中, 月盈利超过十万美元的在五个人以下;超过五万美元的在十到二十人之间;超过两万美元的估计在一百到一百六十人之间;而大多数交易员月盈利水平在5000美元以下, 其中大部分又仅能保证2000到3000美元的水平 。 所以交易员的薪酬是千差万别的, 最优秀的交易员可以是最差的交易员薪酬的一百倍以上 。
对Swift Trade Inc.的中国经理们来说, 公司开办半年左右时间的压力较大 。 不仅要承担硬件成本, 还需负担公司运营成本, 包括办公场地租赁, 水电费, 最昂贵的是光纤租赁费, 大约每月3000美元 。 开办初期实习生(studnet)的交易损失也由经理与总公司结算 。 在度过一段艰难期, 拥有了四五个正式交易员之后, 公司基本上就没有财务上的困难了 。 进入较早的分公司已经开始分裂扩张 。
由于中国内地并没有针对此类美股交易公司的相关法律, Swift Trade Inc.的中国分公司显得颇为低调 。 各个分公司的名称不一, 可以想象其注册登记的经营范围也不一样 。 要想知道到底哪个城市有Swift Trade Inc.的分公司, 只能从散布在网络上的大同小异的招聘启事中寻找到一些线索 。
一名经理认为, Swift Trade Inc.的交易资金并不出自于中国内地, 公司运营也没有违反中国法律 。 而且换个角度看, Swift Trade Inc.的中国实践为中国人提供了接触成熟证券市场的机会, 为中国培养了金融人才 。
看上去, 中国即日交易员所面临的问题和世界上所有的即日交易员面临的问题一样, NYSE和NASDAQ交易规则的改变, 世界范围内资本的配置, 经济和产业发展趋势以及美联储的态度, 这些宏观的因素每时每刻都影响着市场波动, 进而影响着交易员们的盈利状况 。 交易员们也都充满这对未来的憧憬, 在中国分公司里流传着一位黑人小伙子一个月盈利50万美元的故事 。 也许, 下一个传奇就发生在中国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