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扎堆,网红安利,滑雪生意却好难做( 二 )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小红书
当然, 在这里也得提到一位名叫谷爱凌的运动新星, 这位年仅18岁的滑雪运动员生于美国旧金山, 在国际赛事上惊艳众人后, 放弃美国籍, 加入中国国籍,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她的表现存在积极预期, 更是激起了人们, 尤其是年轻人对这项运动的关注 。

资本扎堆,网红安利,滑雪生意却好难做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
根据《2020中国滑雪产业白皮书》显示, 2020年全年室内滑雪场滑雪人数合计为269万, 占2020年全年1288万滑雪人次的20.89%;相比2019年的235万, 同比增长14.47% 。 同时, 截止到2020年底, 国内开业的室内滑雪场为36家, 数量全球第一 。
资本扎堆,网红安利,滑雪生意却好难做

文章插图

资本扎堆,网红安利,滑雪生意却好难做

文章插图

室内滑雪场背后的蓝海挺大, 到底是突破了季节的限制, 再加上配套的相关消费设施, 这背后的商机有利可图, 面对以滑雪运动为核心的消费蛋糕, 资本便按捺不住了 。
上面提到受资本青睐的企业都各有聚焦的业务点, 例如, 滑呗是一款为滑雪爱好者提供的, 基于地理信息定位的滑雪运动数据记录和滑雪影像服务的应用, APP已开展线上滑雪赛事、影像服务、线上教学、赛事活动、线上商城、户外保险等多种业务 。
资本扎堆,网红安利,滑雪生意却好难做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官网
SNOW51定位城市滑雪一站式空间, 主要面向滑雪爱好者提供室内滑雪培训, 延伸覆盖零售、旅游等业务, 目前在上海开设了11家门店 。
资本扎堆,网红安利,滑雪生意却好难做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网络
2滑雪产业不得不慢?在蓝图里, 滑雪产业的前景光明一片, 看上去确实如此, 天时地利人和的红利都占了不少 。
但实操起来总是与想象存在偏差 。
虽然拥有政策利好, 以及赛事助力, 人们对滑雪产业的热情上升了一个高度, 但到底没有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
滑雪追求速度, 但产业发展却必须学会慢下来 。
在社交媒体的持续曝光下, 越来越多的国人正视并了解了滑雪的魅力, 但这一热度或许只是网红光环的闪现 。
不得不说, 大多数人都是图个新鲜感, 图个所谓第一次的尝试, 这也就是国内绝大多数滑雪消费者仅仅停留在入门级别的原因 。
没有真正在心里种下一颗热爱并坚持的种子, 黏性的培养基本是空谈 。
这是不少滑雪产业的新项目普遍面临的难题, 他们拥有了资本的加持, 但是想要让消费者不断驻足的能力还亟待提高 。
众所周知, 滑雪再怎么普及, 无论是对硬件配套设施、装备, 还是教学培训渗透, 都有一定的高门槛 。
虽然“双减”政策使得更多的年轻人将课外时间分给了素质教育, 体育培训成为热门, 但事实上, 目前我国的滑雪教学体系并不完善, 还在摸索中, 缺少一定数量的专业教练也是个大问题, 渗透率并不高 。
兴趣有了, 摆在爱好者面前的依旧是价格问题 。
资本看上了滑雪产业, 是因为它的获利蓝海可以有所预见, 滑雪相关装备的客单价高, 配合设施的话, 消费潜力是有较高的想象空间的 。
但是, 就目前来说, 凭借多数入门者还难以形成购买力, 毕竟一次性花近万元去购入装备并不是随便咬咬牙就可以做到的事, 这只能是一个循循渐进的过程 。
无法否认, 滑雪还是没有走出小众的圈子, 相关普及率、转化率较为低下, 这并不是光有资本撑腰就可以解决的事情, 短期内获得高收益这种捷径不存在于滑雪产业身上, 反而一不小心容易被其绑架, 徒增经营风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