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自研芯片 Tensor 什么水平?( 三 )


GPU 如同理论分析 , 高能高耗 , 峰值功率直接堆到 8~10W , 但 Pixel 6、6 Pro 都未用搭载高通 SoC Android 手机的 VC 散热板或者其他散热手段 , 散热水平「更像是 iPhone , 而非是 Android」 , 积热严重只能降频 , 还未完成一轮测试 , Pixel 就开始降频了 。
而对于 GPU 冲到 8~10W 的功率水平 , 我只在一些骁龙 888 的电竞手机中看到过 , 要知道它们可是有类 PC 级主动散热系统 , 并且外置电源的状况之下 。
要说在 CPU、GPU 的设计上有所遗憾的话 , 那在 ISP(图像处理器)、TPU(机器学习引擎)配置上 , Google 把自己的优势彻彻底底的发挥了出来 。

Google 自研芯片 Tensor 什么水平?

文章插图

ISP 把 Exynos 的和 Google 的定制图像芯片整合在一起 , Exynos 的部分负责图像的采集和前期处理 , 而 Google 定制的部分就负责「计算」 , 反映在 Pixel 6 Pro 产品上 , 就是视频 HDR Net、动态模糊、人物抠像等等功能 。
而 Tensor 内置的 TPU 才是 Tensor 命名的缘由 , 它采用最新的机器学习处理架构 , 并对 Android 12 系统进行过优化 , 不过如同其他芯片的机器学习、AI 模块所能直接表现出来的特性还比较「模糊」 。
在 Pixel 6、6 Pro 上最为直观的就是系统、动画流畅 , 语音、图像识别速度很快这类特性 。 而对于 Tensor 上这颗 TPU 的性能在一些模型的跑分中 , 也超过了现在流行的主流 SoC(包括高通骁龙 888 与 Exynos 2100) 。
另外 , Google 官方还未向开发者公布这颗 TPU 的 SDK , 因而 Tensor 内置的强大算力的 TPU 仍是 Google 独享 , 暂时落后于苹果 A 系芯片的开发生态 。
为何如此设计 Google Tensor?在解构 Tensor 之时 , 我留了几个伏笔 , 一是三星负责生产 , 二是 CPU 大核心 A76 的选择 , 三是 A55 小核心的设计问题 。
其实关于 Tensor 的设计取舍还有许多的疑问 , 比如 2+2+4 架构的选择 , 做 Tensor 的初衷等等 。
Google Silicon 团队高级主管莫妮卡?古普塔(Monika Gupta). 图片来自:businessworld.in
「对于 Google 来说 , 我们希望把 AI 运用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 Google Silicon 团队高级主管莫妮卡?古普塔(Monika Gupta)又打了个比方「甚至我们园区餐厅的菜单也可能是由 AI 根据我们的喜好来设计的 。 」
「我们不想生产传统意义上的智能手机」 , Google 想要 AI 和机器学习处理能力大增的设备 , 但市面上的处理器并不满足 Google 的需求 , 更强的 AI 才是 Google 选择自研芯片的初衷 。
这也是我们在 Tensor 上看到配备足够强大 TPU 的的原因 。 而 Google AI 部门中最常用的名称就是「Tensor」 , 取名 Tensor 的意味相当明显 。 另外 , Tensor(张量)这个词本身就很 Google , 很工程师文化 。
「Pixel 6 的机器学习代码放在旧 Pixel 上 , 依然能够运行 , 但效率就差了一些 。 」Tensor 独树一帜的 AI 性能并非是「空谈」 , 莫妮卡补充道「Google 已经把研发部门最新最强的成果呈现在 Pixel 6、6 Pro 之中 。 」
「一切与你想要达成的目的一致」 , 这个目的就是效率 , Google 认为两个超大核以中等负载运行下的效率要远高于一颗大核 , 并且能效比也更高 。
Google Silicon 团队的副总裁菲尔?卡马克(Phil Carmack)也举了个例子 , 「打开相机 , 除了你看到的一切 , SoC 内部的 CPU、GPU、ISP、TPU 在不断地运行、计算 , 复杂的场景会牵扯到大量机器计算 。 」此时交由两颗 X1 处理器 , 更游刃有余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