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华为时代,手机产业的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三 )


随着AI、全面屏、5G等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消费者手中的机型逐渐面临老旧淘汰, 未来的几年市场还将会迎来相当规模的换机需求, 加上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海外新兴市场的逐步开拓, 以及在全球手机市场保持的存量规模优势, 国内的智能手机行业仍将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 。
技术的进步永远不会停止, 科技始终是最好的驱动力
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国内各手机厂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充实产品矩阵和针对不同需求群体推出不同价位手机的传统营销策略, 来抢占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 由于各厂家的生产技术在总体上都差别不大, 很多企业都在另辟蹊径地寻求产品的差异化特点, 有的企业计划把手机屏幕和摄影摄像作为技术迭代升级的重点和未来产品宣传营销的卖点, 还有的企业则立足于自身的特点与优势, 积极地推出符合消费者口味的新产品, 如力推屏下摄像头技术与全面屏的中兴、小米, 继续以高品质拍摄功能和鸿蒙生态系统为卖点的华为, 以高性价比逐步扩大市场份额的realme, 还有力争在设计、影像、性能、系统4个领域持续发力的vivo等等 。
随着5G、云计算、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兴起, 万物皆可互联正逐步成为现实, 不少企业正在以手机产品为核心, 打造包括各种数码家电产品的全方位IoT终端生态链系统, 通过建立起完整的家庭及个人产品矩阵与生态闭环, 就可以逐步扩大品牌的受众群体范围与市场认知度, 同时依靠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技术, 在这些产品之间实现物联化、智能化和云共享, 用户使用起来就更加地方便省心, 这样也能不断增加用户的品牌消费粘性, 进一步提升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和企业的整体盈利能力, 如苹果在手机、平板和电脑基础上推出的HomePod、Apple Watch、Airpods等高端智能硬件产品, 小米的AIoT平台已接入了3亿多各种类型的智能终端设备, 其互联网业务的毛利率较智能手机还高出了约40%至50%左右, 构建软硬结合的终端生态系统将是智能手机行业以后发展的大趋势, 可以说, 未来的手机厂商可能会更像一家互联网企业 。
技术的进步永无止境, 这一定律在手机行业显得尤为明显, 与手机相关的每一项技术都在不断地取得进展, 各手机厂家都是力求以更先进的技术来扩大市场份额, 如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手机快充技术, 从前年的65W发展到去年的100W左右, 再到今年这一技术已经提升到了120W级别, 有的品牌甚至发布了200W的有线快充技术, 这就意味着, 只需要几分钟就能够充满一部4000mAh的手机, 不过总体而言, 今年手机技术的进步与厂家主打的卖点多集中在非核心领域,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 其意义与实用价值似乎并没有宣传描述那么大, 而与手机使用性能关系密切的处理器、内存、电池容量等方面的技术却进步有限, 这也许是手机行业陷入内卷这个观点出现的主要原因 。
「于见专栏」认为, 一类技术或某种产品, 在出现大的突破与创新之前, 都会经历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尤其是技术成熟度较高的产品, 发展到一定的阶段, 就更容易出现技术创新减少、产品同质化增多的现象, 目前手机技术的发展进步正处在这样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之中, 只不过这个过程相比以往显得较为缓慢而已, 当前的手机行业还谈不上内卷化, 因为其各方面的技术仍然在不断地发展进步, 并没有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 然而市场的竞争依旧非常地激烈, 各手机厂家为了争夺市场份额, 只能抓住一些小创新来做产品的亮点与差异化, 这自然就给人以一种内卷化的感觉, 当未来各厂家的技术积累到达一定的程度以后, 相信必定会涌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新产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