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素材事例摘抄大全初中生 适合初中生摘抄的作文素材( 七 )


白马湖之冬
在我过去四十余年的生涯中, 冬民情味尝得最深刻的要算十年前初移居的时侯了, 十年以来, 白马湖已成了一个小村落, 当我移居的时侯, 还是一片荒野, 春晖中学的新建筑巍矗立于湖的那一面, 湖的这一面的山脚下是小小几间新平屋, 住着我和刘君心如两家 。 此外两三里内没有人烟 。 一家人于阴历十一月下甸从热闹的杭州移居于这荒凉的山野, 宛如投身于极带中 。
那里的风, 差不多日日有的, 呼呼作响, 好像虎吼, 屋宇虽系新建, 构造却极粗率, 风从门窗隙缝中来, 分外尖削, 把门缝窗隙厚厚地用纸糊了, 橼缝中却仍有透入, , 我刮的厉害的时侯, 天未夜就把大门关上, 全家吃毕夜饭即睡入被窝里, 静听寒风的恕号, 湖水的澎湃 。 靠山的小后轩, 算是我的书斋, 在全屋子中是风最少的一间, 我常把头上的罗宋帽拉得低低地在洋灯下工作至深夜 。 松涛如吼, 霜月当窗, 饥鼠吱吱在承尘上奔窜, 我于这种时侯, 深感到萧瑟的诗趣, 常独自拨划着炉灰, 不肯就睡, 把自已拟诸山水画中的人物, 作种种幽邈的遐想 。
现在白马湖到外都是整个儿的, 从上山起直要照到下山为止 。 在太阳好的时侯, 只要不刮风, 那真和暖得不像冬天 。 一家人都坐在庭间曝日, 甚至于吃午饭也在屋外, 像夏天的晚饭一样, 日光晒到那里就把椅凳移到那里, 忽然寒风来了, 只好逃难似地各自带了椅凳逃入室中, 急急把门关上, 在平常的日子, 风来大概在下午快要傍晚的时侯, 半夜即息, 至于大风寒, 那是整日夜狂吼, 要二三日才止的 。 最严寒的几天, 泥地看去惨白如水门江, 山色冻得发紫而黯, 湖波泛深蓝色 。
下雪原是我怕不憎厌的, 下雪的日子, 室内分外明亮晚上差不多不用燃灯, 远山积雪, 足供我半个月的观看, 举头即可从窗中望见 。 可是究竟是南方, 每冬下雪不过一二次, 我在那里所日常领略的冬的情味, 几乎都从风来 。 白马湖的所以多风, 可以说是有着地理上的原因的, 那里环湖原都是山, 而北首却有一个半里阔的空隙, 好仅故意张了袋口欢迎风来的样子, 白马湖的山水, 和普通的风景地相差不远, 唯有风却与别的地方不同 。 风的多和大, 凡是到过那里的人都知道的 。 风在冬季的感觉中, 自古点着重要的因素, 而白马湖的风尤其特别 。
现在, 一家僦居上海多日了, 偶然于夜深人静时听到风声的时侯, 大家就要提起白马湖来, 说“白马湖不知今夜又刮得怎样厉害哩!”
初冬浴日漫感
离开故居一两个月, 一旦归来, 坐到南窗下的书桌旁时第一感到异样的, 是小半书桌的太阳光 。 原来夏已去, 秋正尽, 初冬方到, 窗外的太阳已随分南倾了 。
把椅子靠在窗缘上, 背着窗坐了看书, 太阳光笼罩了我的上半身 。 它非但不象一两月前地使我讨厌, 反使我觉得暖烘烘地快适 。 这一切生命之母的太阳似乎正在把一种祛病延年, 起死回生的乳汁, 通过了他的光线而流注到我的体中来 。
我掩卷瞑想:我吃惊于自己的感觉, 为甚么忽然这样变了?前日之所恶变成了今日之所欢;前日之所弃变成了今日之所求;前日之仇变成了今日之恩 。 张眼望见了弃置在高阁上的扇子, 又吃一惊 。 前日之所欢变成了今日之所恶;前日之所求变成了今日之所弃;前日之恩变成了今日之仇 。 忽又自笑:“夏日可畏, 冬日可爱”, 以及“团扇弃捐”, 乃古之名言, 夫人皆知, 又何足吃惊?于是我的理智屈服了 。 但是我的感觉仍不屈服, 觉得当此炎凉递变的交代期上, 自有一种异样的感觉, 足以使我吃惊 。 这仿佛是太阳已经落山而天还没有全黑的傍晚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昼, 同时已可以感到夜 。 又好比一脚已跨上船而一脚尚在岸上的登舟时光:我们还可以感到陆, 同时已可以感到水 。 我们在夜里固皆知道有昼, 在船上固皆知道有陆, 但只是“知道”而已, 不是“实感” 。 我久被初冬的日光笼罩在南窗下, 身上发出汗来, 渐渐润湿了衬衣 。 当此之时, 浴日的“实感”与挥扇的“实感”在我身中混成一气, 这不是可吃惊的经验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