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业务数据的稳健,体现的是企业业务运营的有效性 。 而有如此表现,和平台的招聘匹配模式有着直接关系 。
人岗双边推荐,抢占用户心智表外表里在《增长性、持续性、风险性,三个维度看BOSS直聘》一文中论述过,人岗匹配效率问题是招聘行业的核心矛盾 。
那么,其具体难在哪里呢?
举例来说,你在电商平台看上一件衣服,可以直接下单买,这个衣服不会跳出来说:我不喜欢你,你不能买 。
但招聘平台两端都是人,企业看中了求职者,但求职者没看中企业的话,招聘(交易)就不能成功 。
而如何将招聘者和求职者的需求,高效匹配,是招聘行业的统一难题 。
此前,传统招聘平台往往采取搜索模式,来进行人岗匹配 。
该模式下,平台供给海量的简历,给企业客户筛选合适的 。 就类似于淘宝、京东电商时期,所有货都上架摆在那,人们买东西“人找货”的模式 。

文章插图
但这种模式有一个问题:虽然流量增长迅速,但转化率相对一般,早期淘宝、京东都是如此 。
传统招聘模式也一样,同时上述说过招聘平台两端都是人,在求职端的选择下,还会造成一种局面:流量集中于知名大企业,中长尾企业简历数量不足 。
这样一来,1万人搜1个职位,排在前5的职位被9000人拿走 。 9000人竞争5个职位哭了;这5个职位也哭了,不得不雇一大堆HR筛没意义的简历;剩下那些职位没人投,无法招揽合适的人选,也哭了 。
求职者和招聘者的需求都没有得到满足,匹配效率自然不高 。
后来,电商领域的拼多多,用算法推荐的方式,发掘了“货找人”,商品信息流推荐,精准匹配用户需求,转化率有了进阶 。
而放在招聘行业,与之对标的,是BOSS直聘推出的“移动+直聊+智能匹配”模式 。
具体为:通过采用Feed流的推荐模式,为求职者和招聘方两端,进行双边推荐 。
当然,猎聘、智联也上线有算法推荐模式 。

文章插图
备注:从左到右:BOSS直聘、猎聘、智联 。
不过,电商平台的“货找人”仍是单边推荐的范畴,毕竟货没有选择权 。 而招聘平台的双边推荐,却不是1+1=2的事:
·招聘方可能不知道自己具体要招一个什么样的人,需要与不同的求职者沟通,才逐步清晰目标画像 。
·求职者也不确定自己具体想要什么样的工作,也要沟通尝试,才能确定 。
两边都较模糊的定位,导致匹配两端的推荐难度,比单边推荐的难度要大得多 。

文章插图
备注:实线代表具象的岗位或求职者;虚线代表平台根据某些特征提取后的潜在岗位或求职者 。
如此来看,把握求职者和招聘方的想法,提高算法推荐的精准度,是平台竞争力的关键 。 而这需要持续的数据喂养以及优化算法模型来实现 。
就这一点来说,BOSS直聘在技术投入上,起步较早 。
其于2015年3月建立团队,开始布局“智能匹配”相关研发活动 。 同时,在研发投入上也保持高水平 。
【BOSS直聘Q3财报:高粘度用户从哪儿来?】如下图,2021H1,BOSS直聘的研发费用率达到58.4%,超出同行一个层级;而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的研究人员占比达到了26.6% 。

文章插图
其大力度的研发投入还在继续,据招股书:公司IPO募资约 40%,将用于技术和研发的投资 。
- 快手财报来了:有哪些不一样的?
- 业绩快报|BOSS直聘三季度平均MAU达2882万,净利润同比增超6倍
- 小米Q3财报解读:MIUI月活用户突破5亿,高端手机新增用户是亮点
- 小米发布2021年Q3财报!营收增长已是惯例,亮点是研发方面
- BOSS直聘Q3营收12.11亿元同比增长105%
- Zoom三季度财报超预期,营收同比增长35%,警告未来营收放缓
- 元宇宙一哥争霸,微软Meta谁才是大BOSS?
- 元宇宙一哥争霸!微软Meta谁才是大BOSS?
- 知乎财报电话会议实录|内容商业方案业务快速上涨得益于优质内容生态建设
- BOSS直聘将于11月23日美股盘前公布第三季度财报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