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是否具备下沉优势?( 三 )


在以往的经济环境中 , “好用”代表廉价、过得去 , “用得好”代表高价和高质量 。 而当前 , 这两个特点逐渐从对立走向融合 , 高质量的产品、高效便捷的服务 , 也成为下沉市场的需求 。
高质量的产品离不开便利店严格的选品制度 , 一旦选错商品卖不动 , 就意味着店面流水的亏损 , 这也要求着在空间有限的便利店中 , 销售的每一件商品都要经得起市场考验 。 而产品销量就是产品更换的主要依据之一 , 它反映了用户的无言评价 。
零售商业财经了解到 , 每家便利蜂门店SKU数量在2500种左右 , 既有标品 , 也有网红品 , 但平均每周都要替换150个以上的产品 , 更换率接近8% , 这也让元气森林、钟薛高等国产新品牌通过便利蜂等渠道获得了全民认知度 。
除此之外 , 便利蜂运用“AI安心码”拦截过期食材率 , 切实保障下沉市场的食品安全 。 而价格服务上 , “动态定价”模式不仅很好地平衡了小镇青年对物美价廉的渴求 , 也能缓解商品过期造成的食品浪费 。
围绕一日五餐的需求 , 注重以鲜食、自有品牌等在内的核心品类能力搭建与升级外 , 便利蜂不断优化商品、服务能力 , 强化品类结构的灵活化更新迭代与核心优势品牌建设 , 进一步提升客单水平、毛利表现 , 真正与下沉市场消费者实现价值共振 。
从长远发展来看 , 无论是一二线市场、还是下沉市场 , 在新技术、新思想的加持下 , 便利店的发展还是要顺应消费者多变的需求 , 最终回归“便利”的本质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零售商业财经”(ID:Retail-Finance) , 作者:王拓 ,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