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古风建筑技巧 我的世界古风建筑( 二 )


边缘线完成后 , 要考虑檐口的大小和弧度 。 尺寸 , 比如3x3 , 5x5 , 弧度可以自己考虑 。 初学者可以打开自己的画图软件 , 用放大镜和曲线工具模拟 。 先画边缘线 , 再画檐口的弧线 , 然后就可以开始画中线和脊线了 。
因为我使用的屋顶长度是均匀的 , 所以我会将中间线加宽两个方块 , 以保持两边对称 。 中线的另一个作用是调节屋顶的曲率 。
从房檐角延伸出来的一条线就是脊线 。 根据中心线的曲率 , 一步一步深入 , 然后连接主脊 , 这就是屋顶的框架 。
在框架的基础上展开瓷砖表面 。 对于半砖屋面 , 我一般是先铺开下面的瓦 , 再铺开上面的瓦 , 这样也比较容易(图中顺序颠倒) 。 当然还有一个简单的方法 , 就是先把瓷砖表面的底部铺出来 , 然后用半块砖把上下两层分开 。
然后开始沿着瓷砖表面和脊线铺设檐口 。 下面是最后一个10x10的大檐口法(我在Linscraft的一审建筑截图) , 弧线慢 。 房檐完成后 , 处理屋脊线等细节 , 在屋脊上加一个吻 。
这是一个完整的寺庙屋顶 。 中式建筑的比例和弧度需要我们自己掌握 , 但我们帮不了他们 。 建议看看现实中的古建筑或者仿古建筑 , 现在的仿古建筑也很好 。
接下来有了技巧 , 就该说说中式屋顶的分类以及在MC中的演绎了 。
坚硬的山顶如图所示 , 屋顶不超过山墙 。
挂山顶 。 如图 , 很像坚硬的山顶 , 只是屋檐突出山墙 。 这两种多用于民居 。
有关更多讨论 , 请访问:
我的世界论坛
查看我的所有世界攻略
/p>歇山顶 。 一种较为高级的顶 , 也叫九脊顶 , 因为分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 。 红为正 , 黄为垂 , 绿为戗 。 歇山在日式中被称为入母屋 , 叫法不同
歇山顶中间这略呈三角的部分被称为山花 。 山花分为两种 , 一种是透空式 , 一种是封闭式 。 图中便是透空式山花 , 红色部分为博风板 , 顶端下垂部分为悬鱼 。
卷棚顶 。 没有明显的正脊 , 而且较圆滑 。 日式建筑中常用到这种屋顶 。 该顶也可以与悬山、歇山等顶合用 。
攒尖顶 。 多用于亭阁 , 可以分三角、四角、六角、八角甚至圆形攒尖 。 攒尖的顶部可以有宝顶这一部件来进行装饰 。 这里上一张四角攒尖小亭顶 。
庑殿顶 。 宋式也叫吴殿顶 , 是最高等级的屋顶样式 , 多用于宫殿和皇家建筑 。 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 。 (截图自我在Linscraft的初审建筑 , 为重檐) 。
对了 , 所谓重檐 , 也就是屋顶叠两层檐 , 如重檐歇山等 。 发展到后期甚至有三重檐 , 但这非常少见 , 也是非常迟才出现的 。 横店仿造的秦王宫有三重檐 , 实际上不符合历史 。
十字脊顶 , 歇山顶的一种变种 , 多重檐 。 这个为了省力我就画了示意图 , 应该能看懂吧
盝顶 , 如示意图 。 常用的顶就是以上这一些 , 还有勾连搭、扇面、盔顶等屋顶样式 , 请诸位自行查录 。
顺便再插出来讲讲脊线的雕刻 。
古代建筑 , 特别是高级建筑 , 经常在脊线上雕刻吻兽 。 隋唐后开始使用鸱尾作为正脊两端的吻兽 , 这点看诸位的雕刻功力 , 民居一般不需要太多雕刻 。
撸完屋顶我们再来看看建筑的结构 。 撸建筑先要搭框架 , 需要明白结构的概念 , 所以咱们先用原木开始撸结构 。
柱 。 柱底有柱础 。 柱础可自行雕刻 。 柱可用漆 , 可不用漆
梁 。 连接柱子、作支撑用的横木 。 这里以橡木代替 , 方便观瞻
枋 。 架于柱间和柱顶的横木 。 这里以桦木代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