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古诗大全300首 有关重阳节的古诗( 三 )


11、 ?《贺新郎·九日》

宋·刘克庄

湛湛长空黑 。 更那堪、斜风细雨, 乱愁如织 。 老眼平生空四海, 赖有高楼百尺 。 看浩荡、千崖秋色 。 白发书生神州泪, 尽凄凉、不向牛山滴 。

追往事, 去无迹 。 少年自负凌云笔 。 到而今、春华落尽, 满怀萧瑟 。 常恨世人新意少, 爱说南朝狂客 。 把破帽、年年拈出 。

若对黄花孤负酒, 怕黄花、也笑人岑寂 。 鸿北去, 日西匿 。

赏析:少年时自负才高八斗, 哪知世人不辨良玉瓦砾(从后面一句 “常恨世人”解), 我这满腹经纶生花妙笔, 随着年华, 渐渐凋谢, 年轻时的愤懑不满, 都落成了满怀的萧瑟 。 只好空望着北去的大雁, 无尽的黄昏 。

12、 《九日五首·其一》

重阳独酌杯中酒, 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 菊花从此不须开 。

殊方日落玄猿哭, 旧国霜前白雁来 。

弟妹萧条各何在, 干戈衰谢两相催!

赏析: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 。 诗人在客中, 重阳到来, 一时兴致勃发, 抱病登台, 独酌杯酒, 欣赏九秋佳色 。 诗人酷好饮酒、热爱生活的情态, 便在诗行中活现 。

13、 《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汉文皇帝有高台, 此日登临曙色开.

三晋云山皆北向, 二陵风雨自东来 。

关门令尹谁能识, 河上仙翁去不回 。

且欲近寻彭泽宰, 陶然共醉菊花杯 。

赏析:汉文帝筑有一座高高的望仙台, 这天登临时曙色正要散开 。 三晋的云山都向着北方, 二陵的风雨从东边过来 。 当年守关的令尹谁认识?河上公一去就不再回来 。 不如就近寻找彭泽宰, 一起畅饮陶醉在菊花酒杯中 。

14、 《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 中有孤丛色似霜 。

还似今朝歌酒席, 白头翁入少年场 。

赏析:白居易这首《重阳席上赋白菊》写得新颖而别致, 词约而意丰 。 此诗一、二两句写诗人看到满园金黄的菊花中有一朵雪白的菊花, 感到无限的欣喜;三、四两句是采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把那朵雪白的菊花比作是参加“歌舞席”的老人, 和“少年”一起载歌载舞 。 全诗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仍有少年的情趣 。 以花喻人, 饶有情趣 。

15、《折桂令·九日》

清·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 。 归雁横秋, 倦客思家 。 翠袖殷勤, 金杯错落, 玉手琵琶 。 人老去西风白发, 蝶愁来明日黄花 。 回首天涯, 一抹斜阳, 数点寒鸦 。

赏析:这首小令, 既写“重阳”的美好, 更写了游子的愁肠 。 此时正值秋高气爽, 同时万物也开始萧疏 。 大雁南归, 更易引发游子思乡 。 秋野丰美多姿, 而秋景却最令游子泪下神伤, 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 。 前三句:“对青山强整乌纱, 归雁横秋, 倦客思家”, 意思是说, 面对着青山勉强整理头上的乌纱, 归雁横越秋空, 困倦的游子思念故家 。 这是诗人登高时所见之景, “秋”“归雁”之意象传出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