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轴是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叫什么 压轴是最后一个还是倒数第二个( 二 )


《中国戏曲志湖南卷》表示:
“1941年以后 , 随着每次演出时间的缩短 , 剧目的减少 , 最精彩的剧目通常被放在后面 , 最后一部被称为大结局 。 ”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道:
“大结局 , 又称‘大结局’ , 是折子戏中的倒数第二出戏 , 因其压在大轴上而得名 。 经常被主要演员作为重磅文艺剧来表演和演唱 , 比如京剧的《空城计》 《群英会》 《玉堂春》等 。
在不同的时期 , 有时候只有一部无足轻重的小戏被安排在大结局的后面 , 叫做“告别演出”;
有时则安排一出热闹的大武戏 , 称为‘大轴子’ 。 在有些观众的心目中 , 压轴戏是‘压台戏’的同义语 , 因此 , 有时又指最后一出戏 。 ”这说明该词典对“压轴戏”的延伸义表示了认可 。

又如《博爱县戏曲志》说:

“同台演出多种节目 , 最后一个质量高、分量重、能压住全台 , 不使观众中途退席的 , 称‘压台戏’或‘压轴戏’ 。 ”

随着京剧的不断发展 , 五出的演出形制逐渐被一整部完整情节的戏曲曲目所替代 。 但“压轴戏”这个戏曲术语却被人们保留下来 , 并在其他领域被广泛使用 。

04
“压轴戏”的观演习俗

压轴是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叫什么 压轴是最后一个还是倒数第二个

文章插图
余叔岩 , 京剧表演艺术家 , 工生行 , 师承谭鑫培 , 以上是其表演《镇潭州》的剧照 。 |wikipedia

无论是清代所说的“倒数第二出戏” , 还是如今所说的“最后一出戏” , “压轴戏”都是整个戏曲演出中最精彩、最有水平的一出 。

从戏班的角度看 , “压轴戏”是为了稳住观众 , 扩大影响 。 旧时达官贵人看戏 , 往往不等终场便自行离座 , 因此戏班通常把重点放在倒数第二出的“压轴戏”上 , 派出最强的演出阵容 。

清末以前 , 京剧戏班里挂头牌的演员大多是须生(比如说 , 余叔岩) , 所以“压轴戏”多由须生担演 。 民国初年 , 著名旦角出演“压轴戏”已成定例 。 五四前后 , 戏园里的压轴戏 , 几乎没有一出不是让给旦角去唱的 。

从演员的角度看 , “压轴戏”是名角把持的阵地和培育名角的摇篮 。 由于戏班和演员对“压轴戏”的高度重视 , 许多演员正是通过演“压轴戏”的机会而成为名角的 。

如在清朝末期 , 梅兰芳的演出逐渐受到观众的喜爱 , 他的演出时段也由中前场移到了后场 。 1913年 , 19岁的梅兰芳首次到上海演出 , 著名须生王凤卿极力向戏园老板推荐由梅兰芳演“压轴戏” , 自此他才名声大震 。

压轴是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叫什么 压轴是最后一个还是倒数第二个

文章插图
梅兰芳|百度百科

从观众的角度看 , 人们普遍认为“前后三轴 , 压轴精彩” 。 清代达官贵人到戏园看戏 , 往往在“中轴”开始前才来 , “压轴”结束后即离去 。

【压轴是倒数第二个,最后一个叫什么 压轴是最后一个还是倒数第二个】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