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盛大婚礼的场面顺口溜( 二 )


1、今年洞房花烛夜 , 来年生个胖娃娃
2、上边嘴对嘴 , 下边腿搅腿 , 中间拧螺丝 , 你看美不美 。
3、月亮弯弯 , 星星闪闪 , 娶回来的是朵花 , 今夜就有蜜蜂采 。
4、新郎新 , 件件新;生贵子 , 中翰林
5、远望洞房一座城 , 近望洞房府衙门 , 今晚我们闹洞房 , 新姑娘快来开门 。
6、左手开门生贵子 右手开门做高官
更多4条有很多 。
我来铺床 , 说个名堂 。 郎才女貌 , 配成鸳鸯 。 铺床铺床 , 满屋辉煌 。 新人新事 , 新被新床 。 金杯玉盏 , 件件发光 。 才子佳人 , 凑成一双 。 人人夸奖 , 个个赞扬 。
今宵铺床 , 事事吉祥 。 新郎新媳 , 包你满意 。 新婚之夜 , 快乐无疆 。 白发到老 , 山高水长 。 新娘新郎 , 两情最长 。 眉来眼去 , 有个名堂 。 今宵洞房 , 大有文章 。 儿龙戏水 , 丹凤朝阳 。

描写盛大婚礼的场面顺口溜

文章插图

有哪些关于结婚的四言八句顺口溜?一、开脸歌:
新婚后第二天早晨新娘子起来后(北方是在新娘人洞房坐富贵后) , 全福奶奶用线绞去新娘脸上的汗毛 , 把额头刘海梳到头上 , 后面的长发或辫子绾成鬏 , 从此把姑娘的发型改成大娘的发型 , 这一仪式称为“开脸” , 是女子已婚的标志 。
手里拿着红棉线 , 喜为新娘来开脸 。
新娘心里喜洋洋 , 敬烟敬酒又敬糖 。
一把枣子生麟儿 , 两把花生落凤凰 。
左扯三下中状元 , 右扯三下福满堂 。
(宝应地区称未婚女子叫“姑娘” , 近婚女子叫“大姑娘” , 已婚女子叫“大娘” , 少妇叫“小大娘” 。 )
摸摸新娘袖 , 她弟是我小舅舅;
摸摸新娘脚 , 大红鞋子六角角 。
二、迎新娘:
1、迎新娘来迎新娘 , 震天动地鞭炮响 , 男女老少都来看 , 说笑跳耀喜洋洋 。
2、迎新娘来迎新娘, 我看新娘好容装 , 一步下车见富贵 , 二步下车是吉祥 。
3、一步桃花开 , 二步李花开 , 三步莲结子 , 四步引男来 。
三、拦新娘进喜房:
1 , 闹新娘来闹新娘 , 我拦新娘进喜房 , 亲朋好友都来看 , 看看新娘多漂亮 。
2 , 看新娘来看新娘 , 新娘三步两步进过厅堂 , 我劝新娘慢点走 , 看看院内好风光 。
3 , 进喜房来进喜房 , 想进喜房莫要慌 , 要进喜房也步难 , 新娘拿出烟和糖 。
1、顺口溜源于生活 , 最常见的是卖货小贩使用 , 物品卖的好坏和顺口溜编的好不好有很大的关系 。 顺口溜使用得当甚至可以达到货卖清场的目的 。
2、何谓“顺口溜” ,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 是指“民间流行的一种口头韵文 , 句子长短不齐 , 纯用口语 , 念起来很顺口 。 ”我们以为把当代流行的这种语言现象称作“民谣”可能更为贴切一些 。 所谓“民谣” , 即“民间歌谣 , 多与时事政治有关” 。 如此称说 , 有如下理由:
一是它来自民间 , 又在民间广为流传 , 实乃“民”之家族成员;
二是现今的这些“顺口溜”主要是反映讽刺社会的诸多不良现象 , 多与时事有关 , 在褒贬意义上有鲜明的倾向性 , 与“民谣”定义相吻合 。
3、所不同之处突出在一“新”字上 。 由于这类民谣主要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现象 , 是伴着中国改革开放而兴起 , 是新时期的“语言产物” , 且方式上有其独特性——人们只是口头说讲 , 而不以音乐的形式唱诵——因此 , 我们冠以一“新”字 , 谓之“新民谣” , 以示区别传统民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