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龙资料100字 变色龙资料( 四 )



变色龙通过变换体色来传递信息, 和同伴沟通

变色龙又名避役, 主要分布在非洲地区, 少数分布在亚洲和欧洲南部, 非洲马达加斯加岛是它们的天堂 。 美国纽约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爬虫动物学副馆长克里斯多佛?拉克斯沃斯是目前全球资深变色龙研究专家, 他曾发现几个新种类的蜥蜴, 还积极呼吁国际组织保护马达加斯加岛变色龙栖息地 。 通过对变色龙生活习性的深入研究, 拉克斯沃斯指出, 变色龙变换体色的另一个功能是进行通信传达信息, 这一点在以前的研究中是未曾发现的 。

拉克斯沃斯发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表达是通过变换体色来完成的, 它们经常在捍卫自己领地和拒绝求偶者时, 表现出不同的体色 。 他说, “为了显示自己对领地的统治权, 雄性变色龙对向侵犯领地的同类示威, 体色也相应地呈现出明亮色;当遇到自己不中意的求偶者时, 雌性变色龙会表示拒绝, 随之体色会变得暗淡, 且显现出闪动的红色斑点;此外, 当变色龙意欲挑起争端、发动攻击时, 体色会变得很暗 。 ”

变色龙变色取决于皮肤三层色素细胞

与其他爬行类动物不同的是, 变色龙能够变换体色完全取决于皮肤表层内的色素细胞, 在这些色素细胞中充满着不同颜色的色素 。 纽约康奈尔大学生物系的安德森对变色龙的“变色原理”进行了详细解释:变色龙皮肤有三层色素细胞, 最深的一层是由载黑素细胞构成, 其中细胞带有的黑色素可与上一层细胞相互交融;中间层是由鸟嘌呤细胞构成, 它主要调控暗蓝色素;最外层细胞则主要是黄色素和红色素 。 安德森说, “基于神经学调控机制, 色素细胞在神经的刺激下会使色素在各层之间交融变换, 实现变色龙身体颜色的多种变化 。 ”

变色能躲避天敌, 传情达意, 类似人类语言

变色龙是一种“善变”的树栖爬行类动物, 在自然界中它当之无愧是“伪装高手”, 为了逃避天敌的侵犯和接近自己的猎物, 这种爬行动物常在人们不经意间改变身体颜色, 然后一动不动地将自己融入周围的环境之中 。 这也许是多数人对变色龙的感观认识, 但是你真正地了解这种奇妙的动物吗?它们为什么动不动就变色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适应环境吗?

近日, 《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撰文指出, 依据动物专家的最新发现, 变色龙变换体色不仅仅是为了伪装, 体色变换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能够实现变色龙之间的信息传递, 便于和同伴沟通, 这相当于人类语言一样, 进而表达出变色龙的意图 。

变色龙原产地非洲, 依据它们的生活习性, 饲养者最好用放有树枝的饲养箱给变色龙安个小家, 同时, 尽量保证有自然日光, 理想条件是变色龙每天日照30分钟, 最佳日照时间在早上和餐前, 在自然光线下, 变色龙的颜色会更加明亮、色泽鲜明 。

变色龙是一种冷血动物,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它与热带鱼有相似之处:温度条件要求较高 。 通常日间温度应保持在28摄氏度到32摄氏度, 夜间温度可保持在22摄氏度到26摄氏度 。 如果长期处于低温状态, 变色龙会食欲降低生长减缓, 甚至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

变色龙的主要食物是昆虫, 多数变色龙会对单一食物产生厌食, 有时会拒绝进食直至死亡

参考资料:那么变色龙为什么能改变体色呢?

经科学家仔细观察, 发现在变色龙的表皮上有一个变幻无穷的“色彩仓库” 。 在这仓库里, 储藏着绿、红、蓝、紫、黄、黑等奇形怪状的色素细胞, 这些色素细胞的周围有放射状的肌纤维丝, 可以使色素细胞伸缩自如 。 一旦周围的光线、湿度和温度发生了变化, 或者变色龙受到化学药品的刺激, 有的色素细胞便增大了, 而其他一些色素细胞就相应缩小, 于是, 变色龙通过神经调节, 像魔术一样, 随心所欲地变换着身体的颜色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