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元旦的由来( 五 )



元旦的由来和风俗简介 元旦的由来

元旦的由来 有什么故事“元旦”名称来由:

元, 谓“始”, 凡数之始称为“元”;旦, 谓“日”;“元旦”意即“初始之日” 。 元旦又称“三元”, 即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 。 由于地理环境和历法的不同, 在不同时代, 世界各国、各民族元旦的时间定位各不尽相同 。 现在, 公历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公认 。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了国际通行的公历, 把每年1月1日作为“元旦” 。 以公历为历法的国家, 都以每年公历1月1日为元旦日, 举国放假 。

在古代中国人的心目中, “元”, 是开始的意思;“旦”, 是早晨的意思 。 据史料记载, 在中国历史上, “元旦”有许多称谓, 如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上日、华岁等, 但在诸多称谓中还是以称“元旦”最普遍, 时间最长久 。

相关传说故事:

中国的元旦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 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 。 传说二:在4000多年前远古的尧、舜盛世之时, 尧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 很受广大百姓爱戴, 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 他没把“部落联盟”的首领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 。

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 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 。 ”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 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都十分受人爱戴 。

后来人们把尧死后, 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 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 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 或“元正” 。 据说这就是古代“元旦”的由来 。

“元旦”习俗文化:

晋代诗人辛兰曾有《元正》诗:“元正启令节, 嘉庆肇自兹 。 咸奏万年觞, 小大同悦熙 。 ”记述元旦庆贺情景 。 现代中国的元旦, 根据中国政府将其列入法定假日, 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

放假一天, 后常常将当日前或后双休日调整, 一般连续休息三天 。 现代中国对元旦的庆祝较之春节, 重要性要小得多 。 一般机关、企业会举行年终集体庆祝活动, 但民间活动很少 。

西方元旦:西元前46年, 古罗马凯撒把这一天定为西历新年的开始, 为了祝福双面神“Janus”, 这位罗马神话中的门神, “Janus”后来也演化为英文一月“January”这个词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旦元旦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 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 定居在尼罗河两岸, 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 。 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 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 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 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 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城附近的时候, 也正好是太阳与天狼星同时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 。 于是, 古埃及人便把这一天定为一年的开始 。 这是元旦最早的由来 。

元旦在我国汉语中是一个合成词, 元是开始或第一的意思 。 旦是一个象形字, 表示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 。 我国殷商时代的青铜器上有旦的象形字了 。

每年公历的1月1日, 人们称它为“元旦”,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汉语里, “元”是开始, 也就是第一;“旦”是一天或早晨的意思, 两字合称就是指新年的第一天了 。 但这从一开始就并不是固定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