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耳机“文艺复兴”,是因为年轻人厌倦AirPods了吗?( 二 )


如今, 当我们再次提到购买专辑或下载音乐源文件, 将其导入到 MP3 / iPod 用有线耳机收听音乐, 大部分人都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感觉, 它们曾经同样是一个时代流行文化的象征 。 如今那个时代已经过去, 有线耳机也离我们越来越远 。

有线耳机“文艺复兴”,是因为年轻人厌倦AirPods了吗?

文章插图

这或许能代表着这次有线耳机文艺复兴的本质:并非 AirPods 等 TWS 耳机不好用, 也不是有线耳机真的有多么方便, 只是 AirPods 等 TWS(或者说“真无线耳机”)在过去两三年中快速普及, 成为了人手一个的存在, 因此有一部分用户尝试重新在过去的已经成为经典的回忆中, 寻找更多与他人与众不同的存在 。
这并非是一次产品迭代的趋势, 只是一次文艺复兴而已 。
每当新技术被消费大众认可, 并且随着产业的成熟快速降低成本进而大量普及之后, 追求时尚的用户就会对此产生厌倦, 这更多是审美以及价值观导致的结果:对现实产品的厌倦, 会让人开始将过去的一些元素浪漫化, 将一些优点放大并无意识的淡化其缺点 。
这种情况其实并不少见 , 也并非只有在耳机上存在:在智能手机形态发展逐渐趋于稳定的今天, 也有一群潮人仍在尝试在日常生活中全键盘的黑莓功能机来办公, 尝试从智能手机时代令人焦虑的信息流中摆脱出来, 寻找更加轻松的手机使用方案 —— 就像在功能机时代那样使用手机 。
有线耳机“文艺复兴”,是因为年轻人厌倦AirPods了吗?

文章插图

但另一个同样被人所熟知的事实是:越是将一个时代的各种事物浪漫化, 越代表着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当下越来越远, 从这个角度来讲, 有线耳机在当下重新成为时尚流行符号, 恰恰证明了我们大多数生活中已经不再需要使用有线耳机 。
有线带来的自由
有线耳机在使用中被人诟病最多的, 往往是耳机线材经常缠绕或不小心给手机或他人造成伤害 。 因此在苹果对 AirPods 的宣传中, 「不被束缚的自由」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初代 AirPods 电视宣传片中, 一个黑人小哥戴着 AirPods 伴随着音乐节奏轻盈地飞檐走壁, 摘下 AirPods, 一瞬间回到喧闹的现实世界 。 这支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成功地将 AirPods 的「轻盈不受束缚」理念传达给了全球观众 。
有线耳机“文艺复兴”,是因为年轻人厌倦AirPods了吗?

文章插图

但在五年之后, 真无线耳机已经成为主流, AirPods 所代表的「自由」已经触手可及 。 有线耳机的复兴, 也是一群人在探索另一种「自由」 。
在《华尔街日报》原文中, 有特别提到一个在 Instagram 上的名为 @wiredgirls 的账号, 这个账号专用来发布各种日常佩戴有线耳机的时尚照片, 在这次有线耳机文艺复兴中也随之走红 。
有线耳机“文艺复兴”,是因为年轻人厌倦AirPods了吗?

文章插图

在接受采访中, 运营这个账号的博主谢尔比-赫尔(Shelby Hull)表示:「有线(耳机)是一种态度, 它代表着你选择与这个世界沟通的状态」 。
举例来讲, 由于相对简单的功能, 早期的有线耳机并没有如今在真无线耳机上经常存在的「降噪模式」「通透模式」等模式切换, 这也意味着当你想要与别人交谈时, 往往只能把耳机摘掉才能听清 。 这也意味着戴着有线耳机往往能更简单直接地传达一种「请勿打扰」的信号, 耳机线起到了物理屏障的作用 。
除此以外, 反消费主义思潮的内核:电子产品「够用就行」, 不再去追求更新更贵的产品也是一部分人在坚持使用有线耳机的理由 。 在当下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最新最贵的手机电脑, 科技品牌也在以更快的速度推陈出新推高消费焦虑的时代, 不被消费主义绑架, 同样是一种自由的体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