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2及2015年 , 《钱学森书信》《钱学森书信补编》、《钱学森年谱》先后出版 , 为后人研究钱老的学术思想提供了一手资料 。 从1956年归国到2000年之间写下的3000多封亲笔书信里 , 钱老留下了不少对科技名词规范工作的思考 , 其中术语译名的「中国味」无疑是被提及最多的 。
其中 , 钱老13封有关virtual reality(现多译作「虚拟现实」)译名的书信 , 生动展现了他对中国文化和汉语言文字的高度自信 , 以及对汉语科技译名「中国味」的不懈追求 。
译名「灵境」的「中国味」
毫无疑问 , 「灵境」应该是钱老认为有「中国味」的词 。 但是这个「中国味」该如何理解?
就virtual reality而言 , 钱老认为 , 「以前人们直译为『虚拟现实』」 , 就「太没有中国文化味了」 。 「虚拟现实」是virtual(虚拟)和reality(现实)的直译 , 是词对词简单的对译 , 不是概念层面的词汇择定 , 没有考虑中国文化有没有更合适的词 。 钱老提到「传统文化正好有一个表达这种情况的词」 , 那就是古语的「灵境」 。
据笔者考察 , 从词义上讲 , 汉字文献确可提供3种解释 。 其一指「奇妙的境界」 。 见唐代柳宗元《界围岩水帘》「灵境不可状 , 鬼工谅难求」形容鬼斧神工的瀑布风光;其二指「虚幻的境界」 。 如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提到《纪梦十首》中有「灵境在何处 , 梦游今几回」(因此诗来历存疑 , 也可能指山西五台山灵境寺);其三指「少人的境界」 。 如日本圆仁《人唐求法巡礼行记》曾描绘唐武宗会昌四年毁佛后寺庙门可罗雀的凋敝景象:「四处灵境 , 绝人往来 , 无人送供 。 」
从钱老的论述来看 , 他并非锁定了某一种解释 , 而是选取了「灵境」中「灵」字的「虚拟、空灵」的含义 。 「灵境」是复合词 , 是汉字词汇的典型形式 。 「灵」的「虚拟、空灵」义与virtual的「虚拟」义恰合 , 而「境」的「环境、地方」义又与reality的「实际、实境」义恰合 , 因而「灵境」完美对应了virtual reality , 而且二字格还符合术语构词的经济性原则 , 是朗朗上口的叠韵构词 , 因而可能成为钱老心中virtual reality译词的不二之选 。
值得注意的是 , 当钱老1994年5月注意到译名「临境」 , 并认为灵境「可能太『文』了点 。 『临境』音同『灵境』 , 但更通俗易懂 , 有其优越性」 , 并就此诚恳地听取汪成为的意见 , 虽然汪的回信不得而知 , 但从钱老9月21日的回函可以推知 , 汪显然给了钱老信心 。 认为「灵境」优于「临境」 , 因此钱老称「很高兴」 。 以至于对戴汝为在文章中使用了「临境」(非他与汪成为共识的「灵境」)还专门于1997年9月去信表达不同意见 。 直到1998年给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写信 , 他特别阐述了「灵境」比「临境」的优胜之处:「这临境感不是真的亲临其境 。 而是感受而已;所以是虚的……」 。 的确 , VR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虚拟和现实的结合 , 能使人在虚拟世界里获得如临现实的真切感受 。 因此 , 「灵境」要比一字之差的「临境」更为确切 。
也许是因为「临境」也语出经典(如成语「身临其境」) , 同时也是典型的二字格 , 还符合术语构词的经济率 , 所以钱老虽然没有最终选择「临境」 , 但显然也没有将其归为没有「中国味」的词 , 这也使得「临境」与「灵境」的对决颇有瑜亮之争的味道 。 虽然两者都含「境」字 , 但「灵」与「境」构成偏正结构 , 语义上一虚一实 , 构词巧妙;而「临」是「靠近」义 , 不如「灵」的「虚拟、空灵」义能令译名的语义丰富饱满 。
- 最好的学习物理的方法是什么?
- 有哪些你买过之后立刻就后悔的东西?
- MMA赛前为何减重?平时就保持很难吗?
- 淘宝开店了就要上传宝贝吗?开店要注意什么?
- 拔罐减肥中午只吃肉一吃饭就胖是为什么
- 生育假延长对女性就业影响 生育假从30天延长至60天
- 抖音一艾特就显示之前的人? 抖音艾特列表如何清除
- 2019售假被扣48分重开店铺 售假扣48分店铺还可以重开吗?怎么恢复店铺?售假扣2分店铺就废了
- 顺产生孩子就像经历了一道鬼门关-生孩子顺产全产程辣眼睛
- 吃减肥药瘦了6斤就不瘦了 为什么我吃了很多减肥药瘦了六斤到一百二就一直都瘦不下去了?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