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考研 交互设计学习( 三 )


交互设计师的一天
根据时间和项目的不同, 交互设计师的日常工作包括:客户访谈, 现场研究, 头脑风暴, 撰写文档, 制作原型以及产品测试 。 具体工作取决于项目进程 。 除了埋头撰写文档的日子(如框架构建), 每一天都会有所不同 。 不错, 依然有很多EEMP:写邮件(Email), 收邮件(Email), 会议(meeting)和报告(presentation) 。 但其间也不乏令人兴奋的时刻 。 交互设计师受聘同创意打交道——使抽象的想法付诸现实 。 很少有工作能够这般精彩 。 你可以通过头脑风暴, 想象前所未有的事物, 然后建造出来 。 还可以塑造行为, 使世界变得更加有趣美好 。 你将用彩笔在白板和“随意贴”上描绘自己的创意, 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 如果你足够出色, 还有机会同那些拥有先进科技及巨大影响力的公司合作, 让世界因你而不同 。 要实现上述梦想, 你必须具备3个条件:气质、培训和经验 。
气质
Reimann对于气质价值的论述依旧准确 。 对于用户的“同情共感”与学习新事物的能力是任何设计师都不可或缺的两大特质 。 也是该职业必备的基石 。 这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成为“擅于交际的人物”(当然这样更好) 。 但确实意味着你应当对人类感兴趣, 包括人的行为与局限性 。 你至少理论上要关注人与社会环境 。 一名优秀的交互设计师需要学会设身处地为用户着想, 而不是把自己想象成用户, 或者把用户看作与自己类似的人 。 你们很可能截然不同 。 在MBTI人格测验中(Myers-Briggs personality scale), 拥有“直觉型”人格(“N”:intuitive)同样十分关键 。 能够凭借直觉进行跳跃性思维对设计师而言至关重要 。 因为你不可能永远看清问题全局, 接触每一个用户, 对项目了然于胸 。 你不得不猜测与假设——这时你需要直觉 。
培训
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气质适合这样的工作, 下一步就需要学习一些基础知识 。 选择好的入门书, 如:《软件观念革命-交互设计精髓》(About Face 2.0), 《Designing Interfaces》与《Universal Principles of Design》 。 还需要了解你的工作介质, 比如互联网, 移动通讯和软件系统 。 你不必成为一名程序员, 但需要了解每种介质技术上的可行性 。 工业设计准则与良好的沟通技巧也很有帮助 。 与有经验的设计师共处, 无论是在工作中, 还是通过非正式的聚会、会议或者在线交流(比如交互设计协会(IxDA)的邮件讨论)同样受益匪浅(我在这里提到的很多问题都曾在那里讨论过) 。 那些信手拈来的知识, 观点与方法都是设计文化的一部分 。 少说话, 用心听 。 快速培训的途径之一即在校学习(尽管过程紧凑, 学费高昂) 。 我现在首推三所学校:卡耐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伊利诺斯州立大学的设计学院(Institute of Design)和英国皇家设计学院(Royal College of Art) 。 遗憾的是, 上述学校提供的都是面向研究生的课程 。 我还不知道任何本科阶段的交互设计专业 。 不过相信未来几年将会出现 。 没有交互设计的本科专业, 大学阶段该如何准备呢?我的建议如下:进入一所好的设计院校学习工业设计或传媒设计(你都能学到有用的技能), 或者关注设计以外的任意领域 。 人文学科、人类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戏剧、政治、文化研究——都有助于你成为一名更加丰富的设计师 。
经验
培训与知识储备, 这些还远远不够 。 即便作为一名交互设计读物的作者, 我依然认为书本只能为你提供从业背景, 只有设计本身才能让你成长为一名交互设计师 。 设计经验从何而来呢?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所好的学校能让你接触到现实课题(关于商务、技术以及用户限制);你也可以提供专业设计或免费为别人设计(后者非无路可走请慎用) 。 邮件讨论, 本地团体与人才市场是着手找工作的首选 。 多数工作是通过口头推荐找来的, 因此同其他设计者的联系也能有所帮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