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零售的终局是什么?( 二 )


本质上来看 , 美团优选和叮咚买菜这类玩家仍属于平台模式 , 依托大数据系统 , 将线上的的消费需求与线下商品进行匹配 , 通过线上操作 , 社区零售建立了数字化、可视化的分销网络 , 一个典型的特征是前端供货商替代了存量杂货 。
社区零售主打蔬果肉蛋等高频刚需品 , 相比之下 , 社区团购则通过预售商品对门店现有商品形成补充 , 前置仓模式的关键在于限时交付(一般在1小时内送达) 。
值得注意的是 , 区别于社区团购大仓+网格仓模式 , 社区零售另一种模式是以速度取胜的前置仓(叮咚买菜) 。 前置仓模式下 , 每个门店都是一个中小型的仓储配送中心 , 总仓只需对门店供货 , 消费者下单后商品从就近的分仓进行配送 , 相比而言 , 美团优选这类玩家选择在郊区建大仓 。
单就社区团购赛道而言 , 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的孵化基石不同是二者差异的根源 。 美团优选是美团餐饮业务的一个分支 , 多多买菜是拼多多进军社区团购的具体表现 , 美团依靠餐饮起家 , 在本地生活领域耕耘多年 , 以一、二线城市为主要市场;拼多多以低价团购生活好物出圈 , 聚焦下沉市场 , 相同的是 , 美团和拼多多都通过主APP为社区团购业务引流 。

社区零售的终局是什么?

文章插图

打开应用 , 标红标粗的价格直接映入消费者眼帘 , 所谓的低价策略也可能是商家在“玩花样” , 以山东沾化大枣为例 , 在美团优选和多多买菜上定价相同 , 均为4.99元/份 , 消费者通常会默认两者同价、同量 , 殊不知商品重量同样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
二者的区别 , 在SKU上体现地更为明显 。
聚焦SKU数量差异 , 多多买菜比美团优选少了近200个 , 有个不成文的规则是 , SKU数量越多 , 越能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体验 。 在SKU结构方面 , 美团优选已经上线了数码家电、服饰玩具等非食饮品类(占比高达32%) , 多多买菜仍聚焦在酒饮零食、蔬果肉蛋等食饮品类(占比高达88%) , 虽然二者都以低价商品为主 , 都有秒杀特价 , 但美团优选推出了满减活动 , 多多买菜推出限时免单福利 。
前置仓赛道上 , 美团买菜和叮咚买菜从策略到布局上 , 都有着不小的差异 。
美团买菜从一线城市发力 , 目前在全国七大城市进行了布局 , 相比之下 , 叮咚买菜强势入驻了二线城市的生鲜电商市场 。 在宣传方面 , 叮咚买菜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推广 , 比如:互联网广告投放、应用的广告植入、电梯海报、地推拉新等 , 部分网点采用了拉新有奖的形式 , 邀请5个新人 , 奖励1个大西瓜 , 相比之下 , 美团买菜显得默默无闻 。
无论是社区团购 , 还是前置仓到家零售 , 它们均选择了自建仓投入 , 这也意味着前期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 ,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 , 它们的体验感差距主要在于末端(自提或配送) 。
关于终局的猜想就目前来看 , 社区零售行业竞争激烈 , 没有一种模式取得压倒性的领先 。
这就意味着 , 在没有找到可持续的模式前 , 新兴模式与突袭随时会上演 。 对于零售商而言 , 选址位置尤为关键 , 社区具有天然的人口优势;对于消费者而言 , 当消费场景走进社区 , 走近家门口 , 更能刺激他们日常的消费动作 。
根据艾瑞数据显示 , 2019-2020年间 , 中国消费者对配送时长的关注从43.6%到48.3% , 从近期的一些调查显示 , 50%的95后消费者希望当天就能收货 , 有7%的用户希望2小时内可以拿到购买的商品 , 并愿意为更快的配送服务支付合理金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