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冷,我们都躲在家里,街边小店还怎么活下去?( 四 )


星星和阿黄说, “现在我们凉菜铺子合作的外卖平台佣金少了, 技术服务费比例也就6-8%的样子, 确实没以前成本压力大 。 我们单子都在3公里内的小范围, 选的美团配送, 当然我们也可能选其他的同城配送公司, 但服务体验就会打折了 。 按我们凉菜铺子的消费情况, 外卖佣金加上配送费都到不了10块钱, 成本低了不少” 。
拉芭玛店长曾阳也说, 年初开始, 店里的外卖佣金支出下降了, “每单都少把了一点, 虽然在你看来可能没有少太多, 但积少成多啊!”
他给我们看了刚被骑手领走的两份外卖订单, 一份距离在3公里内, 金额为23.8元, 外卖佣金是1.38元, 配送服务费是3.2元, 总额仅为4.58元 。 自己的外卖成本控制得还挺好 。

好冷,我们都躲在家里,街边小店还怎么活下去?

文章插图

这些改变, 帮助这些小店更好地控制了成本和收入的平衡 。 这些, 并不以降低菜品质量、牺牲顾客体验为前提 。
这样精打细算的成本和收入“平衡术”, 或许就是街边每一个小店, 能够长长久久的根本大法 。
在广州凉菜店的外卖评价区中, 有一位顾客想让阿黄和星星延长营业时间 。 但知足常乐的二人却表示, “现在的收支状况, 我们不用太为经营状况担忧, 不想太忙了, 这样挺好的” 。
作为行业凛冬下街边一隅的小店, 她们活得很好, 并感受到了自由 。 或许, 这才是最重要的 。
写在最后我们见过了餐饮小店今年有多难——大幅降温、疫情反复、人群普遍宅家, 经营成本陡增 。
寒冷的天气, 频出的状况, 沉重地打击了中小餐饮业店主, 但依然打不倒他们 。 文中餐饮小店们的逆势而上, 不仅只是振奋人心的故事, 也是餐饮行业在这个凛冬值得参照的经营方向 。
龚浩的江边人家和曾阳的拉芭玛, 用服务的改善和借热点事件打造的氛围, 让寒潮在炽热中消弭 。 老张的饺子馆依靠着外卖的帮助, 化解了冷空气带来的堂食冷遇 。 而星星和阿黄的凉菜铺子, 也学着更好地控制着自己的成本, 让小店活得更好 。
或许,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家“街口的小店” 。 深夜里, 它是我们回家的一盏灯;炎炎夏日, 它有解暑的冷饮 。 希望每个寒冷的冬天, 它都能在那里 。
*为保护隐私, 文中龚浩、曾阳、老张、阿黄、星星均为化名 。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奇偶派”(ID:jioupai), 作者:零九, 编辑:钊, 36氪经授权发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