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连续创业者 互联网创业者站队( 二 )


“我们没被收购 。 ”2017年10月 , 阿里巴巴云栖大会第二天 , 创业企业Rokid CEO祝铭明作为演讲嘉宾登台 , 第一句话便活跃了场内气氛 。 Rokid创立于2014年 , 面向人工智能消费市场 。 因为祝铭明是从阿里巴巴出来创业 , 外界有猜测Rokid与阿里巴巴的关系 。

祝铭明称 , 在2016年下半年人工智能兴起时 , 确实相继接到BAT三家的投资意向 。 “一家找来了 , 其他家也会找 。 ”他同BAT三家都有比较认真的沟通 , “但目前还没到非要站队的地步 。 ”
“我在阿里巴巴待过 , 深知大公司的投资和业务资源并不一定是对等的交换 。 ” 祝铭明进一步对AI财经社解释说 。 在Rokid今年1月公布的新一轮近1亿美元的融资中 , 领投方为淡马锡 , 瑞士信贷、CDIB、IDG资本跟投 , 没有BAT 。
不想站队的 , 还有喜马拉雅旗下的小雅音箱 。 “有难度 , 在探索 , 先跑一跑再看吧 。 ”项目负责人李海波总结 。 他们现在要做的 , 是埋头把销量冲到100万台 , 拥有了大量数据 , 才有说话的权利 。 毕竟阿里曾把499元的音箱降价到99元 , 已完成冲顶100万台销量的目标 。 如果巨头再把自家优势领域做成独家 , 到那时不站队可能会变成一厢情愿 。
但李海波也从另一个维度考虑不站队 。 如果喜马拉雅直接做音箱 , 与巨头就是竞争对手 , 但如果专注在场景服务 , 与巨头或能成为合作伙伴 。 他指的是音频内容战场 。
“在音频市场上 , 即使BAT、今日头条加起来 , 内容也没有我们多 , 我们还是有竞争力的 。 ” 李海波说 。
这里有一层潜台词——与巨头共舞、相对平等对话的前提是 , 有自身价值 , 即与巨头生态能形成互补关系 。
“你对他有价值 , 即使不拿投资也会合作 。 ”祝铭明一针见血指出 。
独立与否不在于情怀 , 而是公司特质与愿景 。 比如一个团队只有产品技术没有生态和商务优势 , 就很难独立走下去 。 祝铭明创办的上一家公司猛犸科技 , 纯技术公司 , 做手机操作系统 , 最后卖给了阿里 , 团队也整体加入阿里 。 在他看来这便是个不错的结局 。
“如果公司建制比较全面 , 可以倾向独立 。 ”祝铭明狡黠地补充一句 , “目标是阶段性的 。 我们也在权衡 , 会随时调整 。 ”
不过 , 雨露均沾并不意味着一直会相安无事 。 随着近来竞争态势升级 , 喜马拉雅方面停掉了此前提供给小米智能音箱的音频内容——因为双方现在成了对手 。
这两年 , “国家队”资金和产业资本正加速流入创投市场 , 客观上为不愿站队的创业者提供了一种新选择 。 AI财经社发现 , 国有资本更青睐作为国家新兴战略产业的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 。
科技公司EasyStack CEO陈喜伦记得 , 公司宣布启动C轮融资时正值资本寒冬 , 但2016年7月融资消息传开后 , 不到一个月内就有5家投资机构给出了投资意向 , 其中就包括“国家队”的国科嘉和——隶属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国科控股) 。
三个月后 , EasyStack签订了融资5000万美元的融资协议 , 国科嘉和领投 。 初创企业到了C轮 , 融资重点更看重资源匹配度 , 而非纯财务投资 。
比如EasyStack专注开源云计算 , 公司客户以大中型企业为主 , 如中国银联、国家电网、中国电信、海尔集团、上汽集团、顺丰速运 。 “国科系”背景 , 让国企属性企业以及海尔这类大企业 , 对EasyStack更为青睐 。 CEO陈喜伦称 , EasyStack的愿景是成为世界级的开源基础软件企业 , 所以保持独立是最重要的 。 C轮选择“国家队”背景的战略投资 , 符合客户和自身定位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