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的功效 黄芪搭配不同中药的功效( 二 )


8.黄芪与防己
黄芪补气运湿 , 升阳固表 。防己通经络水湿 , 泄降行水 。二药合伍 , 益气升提与降泄通行并用 , 外宣内达 , 通行诸经 , 降泄不耗正 , 相辅相成 , 共奏益气行水 , 固表祛湿之功 。临床用于肌表气虚 , 肌腠风水逗留 , 肌肤浮肿 , 周身困重麻木 , 关节痹痛 , 汗出恶风等症 。为治疗肾炎肾病气虚湿滞浮肿之要药 。防己对消除局部黑斑 , 尤以目眶周围黑斑有效 。
9.黄芪、麻黄与细辛
细辛散风寒 , 激发肾气 , 以化水饮 。黄芪补益脾肺 , 益气行水 。麻黄宣通肺气 。三药合用 , 一宣肺开上源 , 一下通肾气 , 一补脾运中 , 分上中下三焦 , 肺脾肾 , 扶正祛邪并施 , 相辅相成 , 共奏补脾宣肺激发肾气化水之功 。临床用于慢性肾炎急性复发属肺脾气虚 , 外邪犯表内侵少阴肾经者 , 较为适宜 。细辛能激发肾气 , 对阳虚不能温化水湿 , 在方中加入细辛激发肾气 , 能使虚弱阳气获得生机 。
10.黄芪与肉桂、车前子
三药补气、温阳、利水 , 合用则升清与降泄并施 , 温阳与渗利并行 , 补气与利水并顾 , 相辅相成 , 更增淡渗利水之功 。临床实践证明 , 温阳益气与渗利合用的利尿作用 , 较单用益气 , 或纯用温阳 , 或仅用渗利均较好 。临床三药合用的消肿利尿效果较好 。用治肾炎水肿属脾肾阳虚者 , 疗效满意 。浮肿小便不利者用肉桂 , 小便多者用附子
11.黄芪与合欢皮
黄芪益气托毒解毒 。合欢皮解郁结 , 活血消痈肿 。合用相得益彰 , 增益气扶正活血、解毒消痈、祛腐生新之功 。临床对肺痈、肝痈等内痈 , 久病气虚 , 邪毒不盛 , 痈疡久不收口者较宜 。
12.黄芪与白术
黄芪大补脾肺之气 , 健脾利水 , 主肌表之水湿 , 主在里之水气 。药理研究证明 , 黄芪有保护肝肾功能 , 促进代谢等作用 。白术健脾运湿 , 补脾益气 。药理研究证明 , 白术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 , 能促进肌力增强 , 防止肝糖原减少 , 增加血浆蛋白 , 纠正血球蛋白倒置等作用 。二药合用 , 能鼓舞脾胃气化 , 振奋生机 , 补脾气以化水 , 运脾气以行水 , 升脾气以降水 , 彻表彻里 , 表里水湿均主 。临床用于气虚水湿停滞之肌痹重着、关节痹痛、水肿、假性肢体肥大等的治疗 。肾炎肾病水肿属肺脾气虚的常用对药 。对消除水肿 , 消蛋白尿 , 改善肌体营养状况 , 增强肌体抗病能力 , 均有重要作用 。用治肝硬化腹水 , 应大剂量 。
13.黄芪与防风
黄芪补气益气升阳而固表 。防风疏风而解表 。二药合用 , 补中兼疏 , 不恋邪不散邪伤正 , 相辅相成 , 更增益气固表御外风之功 。临床用于气虚易感 , 表虚自汗 , 产后畏风 。过敏性鼻炎、荨麻疹也可选用 , 治疗和预防用药均有效验 。二药配枳壳为“三奇散” , 治虚坐努责、脱肛不收疗效满意 。
14.黄芪与薏苡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