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引导幼儿同伴相处( 二 )


 
情绪管理教育不会一蹴而就 ,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和认知能力的提高 , 管理情绪的能力会相应提高 。作为老师 , 要主动适应新变化 , 包容幼儿偶尔强烈的情绪反应 , 并适时做好安抚和引导 , 让幼儿从小就拥有健康的情商 。
 
引导幼儿遵守集体规则 , 学会共建
 
大班张老师介绍了一节真实的课例:在一次集体活动观摩中 , 老师每提出一个问题 , 都会等待一会儿 , 视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发言对象 。每当有孩子在老师的示意下起立回答问题 , 其他孩子立即放下举起的手 , 认真倾听 。不过 , 有个孩子在别人发言时还高举着手不住地喊:“我!我!”只见老师弯下腰对这个孩子说:“我们先认真倾听别的小朋友发言 , 接下来大家也一定会认真听你的发言 , 能做到吗?”孩子向老师投去了期待的目光 , 老师也在下一轮主动请这个孩子回答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 , 孩子懂得了规矩意识 , 明白了课堂秩序是要靠大家共同建立并维护的 。
 
作为老师 , 我们要始终向幼儿传达“规则面前 , 人人平等”的观念 , 让他们从小懂规则、知敬畏 。
 
幼儿的心灵是纯净的 , 相互亲近、相互友爱、彼此信赖是幼儿建立与他人良好关系的基本保障 。有的幼儿大方开朗 , 游戏点子多 , 人缘好;有的幼儿性格内向 , 不怎么有朋友 。老师有责任帮助幼儿习得人际交往技巧 , 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 学会分享 。在游戏活动时 , 老师要经常以“伙伴”的形式加入其中 , 一起游戏 , 一起“出谋划策” , 让他们享受分享的乐趣 , 激发关心、帮助他人的主动意识 。
 
《中国教育报》2019年11月10日第3版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 。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 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 谢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