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注册公司电话 广州番禺注册公司代理办( 二 )


从案件涉案人员数量来看 , 有72起案件涉案人员为1人 , 涉及2人及以上的案件数量56件 , 其中2起案件涉及10人以上 , 多人共同作案的情况多发 。
2020年1月起 , 邓某、罗某、杨某、孔某利用担任中国联通公司的手机卡开卡配送员的便利 , 在客户购卡后上门实名开卡期间 , 将获取的开卡客户个人手机号码及开卡验证码 , 转发到有关微信群出售牟利 , 上述信息被用于注册京东、淘宝、抖音、苏某、美团等账户 , 至被抓获 , 四名被告人获利6000-8000余元不等 。
通信行业涉案人员主要为运营商营业厅通过外包公司请来的开卡人员、手机店店主或工作人员 , 他们售卖的公民信息主要为手机号码、验证码 。 常见的犯罪伎俩为在替客户办新卡/业务时 , 非法将客户的手机号码、验证码发送至专门卖验证码的微信群 , 买家主要使用电话号码用于注册各类APP新用户从中非法获利 。
与通信行业不同的是 , 房地产行业泄露个人信息的 , 主要在于房地产中介通过公司房源系统查询等途径获取个人信息 , 进而出售获利 。
如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法院审结的一宗案件 , 被告人梁某伙同林某、邱某在广州煌家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工作期间 , 通过进入该公司房源系统查询等途径获取含有房源信息、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公民个人信息后 , 在“合作共赢”等微信群发布上述信息 , 并从中非法获利 。 经审计 , 3名被告人共计发布公民个人信息95729条 。
在越秀区法院另一宗案件中 , 也是同样的作案形式 。 广州市德才房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李某通过进入该公司房源系统查询等途径获取含有房源信息、联系方式等内容的公民个人信息后 , 向多个微信群出售共195319条 , 非法获利18062.37元 。
2022年3月 , 最高检对外发布一组数据 , 明确指出当前公民个人信息泄露问题较为突出 , 行业“内鬼”值得警惕 。
数据显示 , 2021年 , 检察机关起诉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9800余人 , 同比上升64% 。 公民个人信息泄露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源头行为 。
犯罪分子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注册手机卡、银行卡 , 作为诈骗犯罪的基础工具;或利用这些信息对诈骗对象进行“画像” , 实施精准诈骗 。 检察机关办案发现 , 有不少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 。
2021年 , 检察机关起诉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内鬼”500余人 , 涉及通信、银行保险、房产、酒店、物业、物流等多个行业 。 被告人多为层级较低工作人员 , 也有部分离职人员 , 泄露的公民个人信息种类多、数量大 , 部分属于个人敏感信息 。
此外 , 在2022年最高法的工作报告同样提到 , 要认真贯彻个人信息保护法 , 依法打击治理行业“内鬼”泄露个人信息 。 同时严惩利用恶意程序、钓鱼欺诈等形式非法获取个人信息 , 审理“颜值检测”软件窃取个人信息案 , 惩治网络黑灰产业链犯罪 。 严惩通过非法侵入监控系统贩卖幼儿园、养老院实时监控数据的犯罪分子 。
南都制图:张许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