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中药里有许许多多的如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清热解暑、清头明目、清热利咽的有效药物,如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板蓝根、大青叶、胖大海、黄连、黄芩等等,可以zhi疗各种类型的热病、火证 。这类寒凉药何时服用都可以清热祛火,何来上火一说?所以,在辨证论zhi的指导下,如果病人夏天患了寒病,也必须用热性药寒者热之,辨证准确,用药准确,何来吃中药上火之说?
还有的人说夏天天气炎热,此时若服的药中补阳药多,则易上火,这根本就是个悖论,病人如果没有阳虚,何来服补阳药一说?而误服补阳(热性药),那不只在夏天,在严寒冬季也一样要上火 。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确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 。那是指夏天天气炎热,是人体阳气最旺盛时,若人体素有阳虚内寒之疾,此时则zhi之正当其时,体内之寒邪容易祛除,阳气容易恢复,所用之补阳散寒药物则较之秋冬可大幅减少,而效果倍增,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
夏天天气湿热,脾胃易被湿热所困,脾胃虚弱,食欲下降,即所谓苦夏,此时不欲食油腻,多喜清凉之食物,而较多的汤药口味苦涩,较难下咽,很多病人对服药有抵触,所以明知没道理,也更宁可信其有 。所以应该将“夏天不能喝中药”,改成“夏天不想喝中药”,就更准确些 。
当然,中医临床论zhi还讲究“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是指zhi疗疾病要根据季节、地区以及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而制定的适宜的zhi疗方法 。由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时令气候,地理环境等 。尤其是患者的体质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更大 。因此,在zhi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区别对待,以制定出适宜的zhi疗方法 。
夏天服中药也有注意事项夏季服用中药最好在饮食上有所节制最好不要在吃中药期间吃烧烤、慎用辛热香料之品,因为烧烤的食物容易上火,易伤阴液;而辛温香燥之品更容易导致燥热内盛,暗耗津精,所以应慎食肉桂、花椒、大茴香、小茴香、狗肉、羊肉等等发物 。
同时,也要忌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冷饮也要少喝,这些东西都会损伤胃气,影响脾胃功能 。
要慎食大量肥甘滋腻之品夏季易生暑湿,湿热之邪易侵袭人体,若服用大量肥甘之品,则易导致内外湿热之邪夹杂,病邪难愈 。
至于还有人提出,夏天中药容易变质?有些患者自己在家里煎煮中药,每天按常规煎一付药,放在阴凉处或者放在冰箱冷藏,怎么可能变质?另外,更多的病人都是在医院用高压密封煎药机煎药,按说明书常温环境下可以保鲜一个月,在冰箱冷藏保鲜40到60天 。当然,如果药液袋鼓起或者药液变味、有气泡时,药液很可能已经变质,最好不要服用 。
在中医正确辨证论zhi的指导下,炎炎盛夏也是zhi病的良机,尤其是zhi疗寒冷性疾病,更是因时、因地、因人zhi疗的好时节 。夏天我们患病了要及时zhi疗,更不应该耽搁一些慢性病的连续zhi疗 。不单单夏天我们患病了要及时zhi疗,甚至连一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阳衰虚寒类病证 。
如肺胀、哮喘、咳嗽、关节冷痛僵硬、怕冷、慢性泄泻、体虚易感等冬天多发的疾病,中医也采取冬病夏zhi的方法,通过中药内服、穴位贴敷等zhi疗措施提升人体阳气,扶阳固本,振兴阳气,祛除体内沉积之寒气,调整人体达到阴平阳秘,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某些疾病的发作,收到事半功倍效果 。
在此提醒自行煎药的患者,一服药一般一天煎两次(早上煎一次,药渣到晚上再煎一次) 。但夏季不能再这样煎药,而是应当煎出一次后,再加水煎第二剂放至晚上服用,煎出的药汁及时放入冰箱低温保存,饮用前应先加热,自己煎煮的中药汤剂一般不建议隔夜服用 。
- 中医足浴有什么功效 请问中药足浴都有哪些好处,对身体有什么危害吗?
- 孕妇感冒咳嗽能喝中药吗?孕妇感冒咳嗽能吃药吗?
- 怎么样练习金毛幼犬
- 孕前怎么吃中药调理能生男孩?
- 孕妇可以喝中药保胎吗?孕妇可以喝中药调理吗?
- 孕妇可以喝中药吗?孕妇喝中药对胎儿有影响吗?
- 法老王猎犬应该怎么样练习呢?
- 小狗多少天开端练习
- 关于直销’放飞梦想成就未来’的主持串词
- 比熊和泰迪的差异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