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一般在一周后逐渐干枯,变为褐色,逐渐脱落 。
脉搏:120~140次/分为正常 。哭闹时可达160次/分 。
体温:比成年人高出0.5~0.6,36.7~37.5均属正常 。因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少,容易散热,体温波动较大 。胎儿在体内是恒温的,出生后保暖能力差,散热快,出生后第1小时内体温可降2度,在出生后12-24小时,体温可调节到36-37度,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
身高:出生时平均身高为50厘米,其中头部占身长的1/4,出生后前半年每月平均长2.5厘米,后半年每月平均长1.5厘米,1年时可达75厘米 。
呼吸:新生儿呼吸为40-60次/分钟,以腹式呼吸为主,呼吸中枢未发育成熟,肋间肌弱,故呼吸浅而快,不规则 。
心跳:新生儿的心率为120-140次/分钟,血液多集中在躯干,所以四肢易冷,容易出现紫绀(gan) 。
消化:新生儿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松弛,幽门发育良好,故容易出现溢奶现象 。生后1~2天常呕吐浅黄色或咖啡色粘液,这是因为胎儿消化道额的分泌物和通过产道吞咽的羊水、粘液及血液所致 。
排泄:生后10小时左右开始排出胎粪,呈黑绿色或棕褐色,3~4天开始排出正常新生儿的黄色粪便 。出生后1~6天,每天排尿4~5次,一周后每天可达10次左右 。如果出生24小时内未排胎便,要及时联系医生检查,看是否为肛门闭锁 。

文章插图
新生儿护理
神经系统:由于大脑功能尚不完善,故会出现不自主的运动 。熟睡中的婴儿有时会突然出现一惊、抽动一下,手脚乱动,这叫莫罗氏反射,是指婴儿收到外界突然的声响或震动的影响,突然受惊,举起双手于舞动的姿势,不必担心,待脖子能够抬起3~4个月以后,就不会出现了 。新生儿每天要睡18-20个小时 。
免疫系统:新生儿的免疫力,出生前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出生后从初乳中获得 。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由于从母体中获得了抗体,对麻疹、风疹、猩红热、白喉等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一般不会患这些传染病 。
其它:新生儿具觅食、吞咽、伸舌头等非条件反射;味觉发育良好,嗅觉较弱;痛觉较迟钝,温觉和触觉较灵敏,温暖能引起兴奋,寒冷引起不安;对光有反应,但视觉不清楚;出生3~7天后听觉逐步加强 。
【新生儿的特殊的生理状态-新生儿常见的特殊生理状态】
- 新生儿急救知识大全-12种新生儿急救知识
- 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新生儿的14种生理现象
- 阻止猫咪啃食花草的办法
- 怎样为10公斤的猫粮保鲜
- 小猫的窝需契合什么条件
- 医学视点剖析猫的攻击性
- 自己的邮箱号在哪里看? 怎么知道自己的qq邮箱地址
- 为什么海水越深身体越轻松 海水温度为什么能够促进人体的能量代谢?
- 足月新生儿和早产儿发展的差异是什么?
- 阿拉斯加雪橇犬能长多大? 需要多大的狗笼子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