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联络领域“行家里手”,这位民警如何做到被人认为是一名“老挝人”?( 二 )


2017年 , 中国公安部原边防管理局与老挝国防部总参谋部就中老三级联系机制建立进行会晤 , 保勇成提前协助公安部国合局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国防部关于建立边防三级联系机制深化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的谅解备忘录》文本核稿工作 , 有力推动了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中老警务执法合作更上一层楼 。

对外联络领域“行家里手”,这位民警如何做到被人认为是一名“老挝人”?

文章插图

“外交最看重坦诚”2012年和2015年 , 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驻老挝孟莫、班相果联络点相继成立 , 保勇成作为翻译官随第一批中方执勤分队进驻 , 同时也开启了他本人多次驻外工作的丰富人生 。
2013年 , 保勇成在体检中查出患有强直性脊柱炎 , 突如其来的噩耗 , 并没有打消他的工作积极性 , 在之后的日子里 , 每次援外进驻联络点他都积极报名 , 从不提自身困难和要求 , 无论是担任翻译官还是指挥长 , 都能带领执勤分队出色完成援外任务 。
“翻译 , 本来就是一种外交职业 , 有时候 , 老方工作人员更希望与自己熟悉的翻译人员合作 , 有了驻外联络点 , 战友们在巡航中遇到困难 , 我可以及时求助老方给予援助 。
”保勇成说 。
驻外工作期间 , 保勇成充分发挥对老挝人文风俗熟悉的优势 , 悉心叮嘱同事与老挝人相处的禁忌 , 耐心坦诚与老方人员交流 。
对于保勇成来说 , 坦诚是外交的基础 。
保勇成作为中老执法队员的桥梁纽带 , 他积极协调双方人员 , 组织举办节庆晚会、老语互学、学唱中老歌曲等丰富多彩的外事活动 , 推动中老双方建立起更加互信互重的友好关系 。
某次巡航时 , 保勇成带队在老方工作人员面前唱起了老挝语歌曲 , 顿时拉近了双方执法队员的合作关系 。
在驻外工作的闲暇时间 , 保勇成会组织中方民警走访联络点周边村寨、学校 , 向老方赠送书籍、衣物 , 修缮蓄水池、农舍 , 真正帮助老方解决实际困难 , 为中方常态化进驻联络点 , 推动中老执法合作深化拓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
每次轮换 , 不光是老方的执法队员舍不得 , 当地老百姓更舍不得保勇成 。
在驻外联络点 , 大家都称呼他为“中老友谊使者” 。
保勇成欣喜地发现 , 每当有中方执法队员用老挝语高呼:“中老友谊万岁!”老方执法人员也会热情地用汉语回应 。
对外联络领域“行家里手”,这位民警如何做到被人认为是一名“老挝人”?

文章插图

“头脑时刻保持清醒”实际上 , 在保勇成的工作中 , 保持“清醒”是最重要的 , 有时候 , 翻译错一句话 , 就会导致建立的良好外交关系付诸东流 , 好在保勇成从未失误 。
经过十年来在外事联络协调和对老翻译的不断探索实践中 , 保勇成已经成长为大家一致公认的对外联络领域的“行家里手” 。
他不仅专业能力扎实、综合协调能力强 , 还能始终保持认真负责、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 , 在对外联络协调中更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高度警惕 , 注意自己一言一行 , 做到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
保勇成表示 , 能够真实、准确且快速地将对方意图报告上级 , 为上级决策和部署及时提供参考依据 , 还不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翻译人员 。
合格的翻译人员 , 眼观六路 , 耳闻八方 , 最考验情商和责任心 。
加入水上巡逻总队以来 , 保勇成先后参加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勤务90余次 , 参与中老缅泰湄公河联合巡逻执法驻老挝孟莫、班相果联络点执勤任务6次 , 组织老缅泰执法人员开展船艇技能交流10批次、语言文化交流7批次、警务实战交流9批次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