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清朝妃子如何拉屎?( 五 )


古代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清朝妃子如何拉屎?

文章插图

到了宋朝, 便出现了各种款式的夜壶, 男女通用, 铜质、瓷质、木质的都有, 皇宫中的厕所叫“官房”, 需要时就喊奴才抬来“官房”供给使用, 比起茅坑还算是文雅了一点, 毕竟身份地位高, 不能失了面子 。
古代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清朝妃子如何拉屎?

文章插图

演变到清朝时期, 厕所又称“恭桶” 。 在清朝大戏《延禧攻略》中, 魏璎珞被降为低等宫女, 职责是刷恭桶 。 她所刷的恭桶就是后宫各处回收的“流动厕所”啦!
古代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清朝妃子如何拉屎?

文章插图

皇宫中的每个寝宫都备有恭桶, 供妃子们使用, 这些恭桶是由水桶改制, 即在水桶上设置桶盖, 盖中留一大孔, 上厕所时坐上即可 。 恭桶内放入沙子, 以防污秽物溅出, 挺人性化的设计 。 咱们奢侈的慈禧太后用的恭桶内放置的则是红枣干, 一来掩盖污秽, 二来遮住气味, 在她眼里, 如厕还得按高奢级别来处理 。 皇宫内有专设收集处理恭桶的机构, 在内当值的都是些低等的太监宫女, 规定时间前往收集旧桶, 放置新桶, 所有恭桶统一清洗, 粪便也是需要回收用来做肥料 。 据说, 有的人还会买这些妃子的排泄物, 认为她们连排泄物都很“美好”, 不少太监还能凭此卖个不错的价钱, 作者表示很难想象买家的心理啊!
上厕所是人们生存的头等大事, 毕竟“吃喝拉撒”中的“拉撒”就占据了人们每天生活的一半时间 。 按照我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五谷轮回之所”在古人的日常生活中地位很高 。 其实历朝各代的妃子们采取上厕所的方式, 实际上也是华夏文明发展史的缩影 。 在远古时代, 人们不会专门建一座厕所, 而是直接找个无人的地方解决掉 。 记住, 是找个无人的地方去方便, 这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之一!
到了夏朝时开始出现了最早的厕所, 但此时的人们把“天人合一”的思想发挥到极致, 就是在猪圈上面搭一个简易平台, 叫做“圂”, 这种方式一直延续到西周末年, 所以夏、商、周的妃子们是要蹲猪圈的 。 在生产力低下的奴隶制社会, “人肥”的作用还是显而易见的 。
古代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清朝妃子如何拉屎?

文章插图
周平王动东迁洛阳后, 此时的“周礼”早已经深入天下诸侯的骨髓, 懂得羞愧就成了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 所以春秋战国时期, 再去蹲猪圈就太说不过去了, 这个时候出现了专门伦蹲的地方, 只是大号成了一门技术活 。 因为厕所虽然是单独设置一处, 但盛放“五谷轮回之物”的是一口大缸, 里面放满了水 。 如厕时要蹲在缸边, 不仅要控制排泄物掉下大缸时, 里面的水不溅到屁股上;
还要注意自己是否有低血糖, 否则蹲久了起身时头发晕后会掉进缸中淹死 。 《左传》中就记载, 晋景公就是在上大号时掉进粪缸淹死的 。
古代妃子们是如何上厕所的,清朝妃子如何拉屎?

文章插图
当然我们的先人总是在不断的摸索中走出一条文明大道 。 正是有了晋景公这个倒霉蛋的先例, 汉朝时的厕所有了很大的进步 。 当时出现了石质蹲厕, 右手边设有扶手, 非常的人性化, 这简直是低血糖的人的福音 。 当然, 皇宫中的后妃们也不用担心自己没有在宫斗中死去, 反而上厕所时被淹死了 。 到了唐朝时, 文明又有了进一步发展 。 此时的厕所已经完全出现了专门的房间, 修成了槽子, 里面还用瓦片用来阻隔排泄物溅到白花花的屁股上 。 这比起汉朝的妃子来说, 唐朝的妃子幸福的不知道有多少, 最起码不用上完厕所就要洗澡换衣服了 。 宋朝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又一高峰, 厕所也上起了多式多样, 尿壶就是在宋朝开始出现的 。 当时的尿壶有陶的、铜的、瓷的、木的, 只要你能想到的, 几乎都能找到 。 宋朝后妃们的幸福指数比起唐朝又进步了一大截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