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天猫找到极致垂直消费者,跨赛道登顶类目第一( 二 )



强调产地,是生鲜类固有的做法,但是从消费者侧,很难感知到它们究竟有什么不同 。

他在天猫找到极致垂直消费者,跨赛道登顶类目第一

文章插图

赵丹的电商团队

商家对于产地的执着描述,还停留在上个世纪消费者的选品观念里,地缘理念根深蒂固,满屏幕的产地标识和外国人出海捕捞、强调产品新鲜的照片,以至于消费者自己有时候都忘记自己还有什么样的需求 。

而在鳕鱼市场的供应链几近透明的情况下,多数头部商家的产品品质并无多大区别,想在生鲜赛道弯道超车,走线下,成本太高,不是赵丹这样的商家负担得起的;而线上似乎还有无限机会 。

最开始,赵丹与其他把生意搬到线上的供应商并无二致,一股脑上了百多个的SKU,涵盖从餐桌到零食,甚至还有外出野餐时,方便孩子补充的零食性质的鱼蛋白 。

然而效果不佳,销量平平,月月亏损,大商家一天卖几百单,“我们只有十几单” 。 最开始的鹿优鲜,只是切了人群,并没有从产品逻辑上改变自己的货架,“那段时间,我想不通为什么自己从冰岛、挪威进口来最好的鳕鱼,妈妈们却不愿意买单 。 ”

货品结构都一样,他凭什么第一?
2020年双11之后,赵丹找到天猫行业小二,对方看了看他的产品,指出了问题所在:鹿优鲜只是换了个包装,打了个人群的概念,但包装内的鳕鱼还是原切的一整块400g-500g,“但是小孩子一顿饭是吃不了这么多鳕鱼的”,这样的做法只是换汤不换药 。

这里会涉及另一个问题:传统生鲜供应商的组织架构也比较传统 。 “很多企业的电商团队,就是划在销售团队下的,”因为线下占了销售额的绝大部分份额,电商渠道的产品诉求很难推动企业供应链端的改革,电商团队也难以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

但没有组织架构和货品的调整,再好的广告语也只是停留在详情页上的一句Slogan 。

他在天猫找到极致垂直消费者,跨赛道登顶类目第一

文章插图


在小二的建议下,赵丹将店铺里上百个SKU,砍到只剩十几个,“这个过程很难取舍”,并重组电商团队,把电商渠道的诉求产品化,“经常有客户问我们,能不能帮忙把鳕鱼切成小块,”在辅食场景里,婴幼儿、儿童摄取鳕鱼的量,往往精确到克,但是市面上专门把鳕鱼切小了卖的商家却寥寥无几 。

赵丹改造了自己的供应链,再将原来400g一份的鳕鱼切成100-200g每份,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每餐食用的标准,并给产品取了昵称“小方鳕”,就像一提“小棕瓶”“小黑瓶”,消费者立马就能知道是什么 。

他用“小方鳕”这个昵称来做全域营销,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平台定位了精准人群进行种草,然后流量又回流到天猫旗舰店,店铺销量逐月攀升,从2020年的双11到今年4月的几个月时间里,鹿优鲜成为天猫平台鳕鱼类目TOP1,今年的双11同比去年增长700%,年度GMV超3000万 。

他在天猫找到极致垂直消费者,跨赛道登顶类目第一

文章插图


垂类人群的深度运营,是所有传统类目和新生赛道中必须考虑的趋势 。 在很多商家都还没意识到要走到人群运营这步棋的时候,赵丹的做法和选择在传统生鲜行业中显得尤为不同,“也更超前”, 除了保持原有的品质升级,也增加以人群划分的功能性和场景需求,成为当下天猫平台中唯一一个儿童生鲜品牌——赵丹在生鲜赛道里,跑出了一个母婴品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