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如何正确评价幼儿( 三 )


四、给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 , 逐步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当幼儿出现错误行为时 , 老师要帮助幼儿寻找改正错误 , 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师要让幼儿知道下次发生同样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 而不只是让幼儿知道不应该做什么 。教师要有选择地忽略那些对集体影响不大的个别行为 , 给幼儿自己去解决问题的机会 。当两个幼儿发生争执的时候 , 教师不要立即介入 , 因为许多问题可以由幼儿自己解决 。幼儿也需要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这样的机会越多 , 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强 。幼儿在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 他们是在自己的思维水平上进行交流的 , 其交流的内容被相互理解 。对待发生较平凡的有典型意义的错误行为 , 教师可通过设计情景 , 组织幼儿讨论的方式 , 使幼儿明白应该怎么做 。例如在区域活动时 , 两个宝宝为了一件玩具抢了起来 , 此时我并没有出面干涉 , 在讲评时 , 我把刚才看到的一幕告诉了全班小朋友 , 并组织幼儿讨论:一样玩具大家都想玩怎么办?幼儿反应积极 , 都举起了小手 , 我决定通过开展活动 , 让幼儿想出更好的办法 , 既能满足自己的需要 , 又不伤害别人 。在我的启发下 , 幼儿提出:可两人一起玩 , 轮流着交换玩 , 最后确定玩者 。我鼓励幼儿大胆地把这些经验运用于实践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苗苗想玩蒙蒙手里的小汽车 , 就用自己的书去交换 。两人商量后 , 同意了交换 , 看着满心欢喜的两张小脸 , 我忽然觉得教育不就是培养一种生活智慧吗?当我们的孩子运用智慧轻松自如地面对生活时 , 他们肯定会更快乐、更自信 。在这个过程中让幼儿设身处地的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想问题 , 体会别人的情绪和感受 , 这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评价能力 , 而且也有利于形成对行为规范的正确认识 , 并有情感驱动而表现出正确的行为 。教是为了不教 , 真正的道德是自律的道德 。逐渐培养幼儿自我评价 , 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教师处理幼儿错误行为以及冲突时必须体现的教育目标 。
五、调动肢体语言辅助评价的方法
教师要善于调动肢体语言辅助评价 。肢体语言就是通过身体的动作与接触而进行的感情交流 。和孩子谈话最好蹲着 , 让他能平视你 。当他说话不着边际时 , 你都微笑着等他说完再发表见解 , 可以伴些手势和面部表情 , 让他觉得自己像大人一样被尊重 。握握手 , 拍拍肩 , 摸摸头这些亲热温暖的举动 , 能给幼儿身心带来愉悦和幸福 。教师灿烂的笑容是开在孩子心中永不凋谢的鲜花 。
总之 , 掌握好正确的评价方法 , 可以有效鼓励幼儿学习的兴趣 , 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勇气 , 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 是幼儿发展的催化剂 。评价有法 , 但无定法 , 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 不断在实践中反思 , 在反思中提高 , 评价才能屡评屡新 , 越评越精 。幼儿才会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认识自我 , 发展自我 , 超越自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