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汇总 2022新冠疫情专用名词应知应会清单( 二 )


7.冷链食品防控“三项措施”:个人防护措施、应急处置措施、信息报告措施 。
8.进口冷链食品“三全”管理:全检测、全消毒、全追溯 。
9.货物外包装“六面消毒”:上-前-左-右-后-下,六个面 。
三、调查处置、隔离场所
1.国家卫健委提出的应对德尔塔变异株疫情五字诀“快、狠、严、扩、足”:即响应快、管控狠、措施严、精准扩大排查范围、备足隔离场所 。
2.疫情处置“早、快、严、实”:落实“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出手快、管控严、措施实 。
3.流调溯源“三公”机制:公安、公卫、工信 。
4.现场流调处置“2+4+24”:流调队伍2小时内到达现场,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内完成感染者全面信息调查 。
5.流调管控“四点一线”:是指感染者发现点、居住点、工作点、活动点、活动轨迹线 。
6.流调溯源“三同时机制”:流调溯源工作中,疾控、公安、工信等部门同时赶赴现场、同时开展调查、同时处置疫情 。
7.医学观察人员管理“五个到位”: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 。
四、社区防控、农村疫情防控
1.疫情社区防控“三级包保”制度:是指县(区)干部包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干部包行政村(社区),行政村(社区)干部包户 。
2.疫情防控三个关键字“封、筛、隔”:封就是要足不出户,管控到位、服务到位、健康监测到位、宣教到位、关爱到位;筛就是核酸筛查,全员筛查,做到一个不漏,同时有序组织;隔就是集中隔离,坚决迅速隔离密接、次密接人员 。
3.社区防控“五包一”:1名街道或乡镇干部、1名社区网格员、1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员、1名社区民警、1名及以上志愿服务者,开展社区防控工作 。

名词解释汇总 2022新冠疫情专用名词应知应会清单

文章插图

4.应急处置“五最”:在最早时间、从最低层级,用最小成本,解决最大关键问题,争取综合效益最佳 。
5.督查检查“四不两直”: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
6.“七小”行业: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小美容美发店、小浴室、小网吧、小歌舞厅、小旅馆 。
五、医疗救治、院感防控、核酸检测
1.“四早措施”: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
2.“三区两通道”:三区即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两通道是指医务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
3.基层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基本要求
“四一律、四必须、七询问”:
(1)一律落实就诊“一米线”必须引导居民排队就诊,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做到就诊不聚集 。
(2)一律落实就诊“四必须”:必须严格督促就诊和陪诊人员做到“口罩必戴、体温必测、健康码必查、行程码必看” 。 对无法提供健康码人员的信息要进行登记并向其居住地村(社区)报告,有可疑症状的需进一步核实 。
(3)一律落实就诊“七询问”:必须详细询问就诊人员是否有发热、咳嗽、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是否自行服用过退烧药,是否有近期中高风险地区或境外旅居史或途经中高风险地区,是否有中高风险地区和入境人员接触史,是否有冷链或进口商品物流工作经历或人员接触史,近期有无参加聚集活动,是否接触过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病例等情况 。
(4)一律落实就诊“全登记”:必须落实就诊人员信息登记制度,准确记录就诊人员的基本信息及相关症状,做到不漏一人 。 对可疑患者的陪诊人员信息也应登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