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内从一斤2毛涨到4000元,70年代受保护,揭秘黄鱼“生死劫”( 二 )


野生黄鱼的“生死劫”从网友的评论和媒体的报道来看,野生黄鱼似乎出现问题的时间指向了70年代,而且在70年代几乎从沿海绝迹 。 关于这个现象的发生,起源于一种新奇的捕捞方式,据媒体报道,这种捕捞方式就是浙江沿海的渔民采用的,名叫敲罟捕鱼(罟:gu,第三声,捕鱼的网的意思),又叫敲绑作业,就是这个方法,让野生大黄鱼数量大减 。

40年内从一斤2毛涨到4000元,70年代受保护,揭秘黄鱼“生死劫”

文章插图

正如上面所说,黄鱼的头里有两块耳石,渔民把几十条渔船将黄鱼围在一个圈子里,然后一起敲竹板,利用黄鱼头里的两块耳石产生共振而晕死过去,然后捕捞就方便了 。
虽然这方法比较毒,但是也透露出了浙江始终是发达的地方,毕竟在70年代,可能很多地方还是以文盲和半文盲为主,而浙江的渔民都已经知道共振,而且还用来捕鱼,可见当初浙江也确实很发达了 。
40年内从一斤2毛涨到4000元,70年代受保护,揭秘黄鱼“生死劫”

文章插图

就是这个技术,慢慢从浙江传开,野生黄鱼也因为这一在当初看来颇有科学性的技术而大量地被捕,造就了今天野生黄鱼不一般的家庭也未必吃得起的局面 。 看到网友的评论又让小编大跌眼镜了,前几年小编还好奇,4000多一斤的黄鱼,究竟是哪些人在吃?如今看到了网友提出了还有人专门吃黄鱼的嘴唇的,这更是让小编不敢想象了,那么到底这些专门吃黄鱼嘴唇的人都是些什么人呢?知道的网友,不妨在下方给我们分享分享,让我们也膜拜一下有钱人的世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