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价高达4000元每斤的黄鱼,为啥不大量人工养殖?5个原因( 二 )


可能很多朋友对70年代的一角八分钱和两角二分钱的分量有多重不是很了解,毕竟在几十年前,那个时候的钱比现在值钱多了,但是毕竟只是两角左右,要说能够等同于现在的几千块,那也太过夸张了,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其他我们熟悉的产品,一般我们最熟悉的就是粮食,而且粮食的价格一般都是大众可以接受的,那么70年代的粮食价格有多高呢?

零售价高达4000元每斤的黄鱼,为啥不大量人工养殖?5个原因

文章插图

以上海为例,1970年到1980年初的大米价格为14.3到17.10元每100斤,这么下来我们可以发现,一斤大米的价格在0.14到0.17元每斤之间,而上面我们看到的那个时候的野生黄鱼价格才0.18元每斤到0.22元每斤,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野生黄鱼价格,仅仅比大米高了一点点,一般家庭都是可以消费的,可见这个价格波动很大 。
其实对于养殖业和种植业来说,本来投资的周期就很长,如果市场不稳定,长线投资风险是很大的,对于今天的种养技术来说,我们说很难看清楚市场的,就如当初风靡农村的黑布林和红布林一样,当初种植户自己种植都舍不得吃,因为价格实在太高 。
零售价高达4000元每斤的黄鱼,为啥不大量人工养殖?5个原因

文章插图

短短几年的时间,遍地都是,而且大量的新水果一种比一种口味好,黑布林和红布林被赶下神坛,还有我们熟悉的猕猴桃、草莓等等,可以说是很多都是一夜间崛起,所以对于这种长效投资,没有充足的时长调查,大量投入一般人也是不敢的,对此,您怎么看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