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医生吃饱,口腔医院跌倒?( 二 )


太平洋证券分析指出 , 口腔医院对医生的依赖度显著高于其他专科医院 , 医生供给无法跟上诊所扩张的速度!
国家卫健委2018年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分析 , 当年我国共拥有口腔科医生21.73万人 , 每百万人拥有牙医数156人 。
在发达国家 , 这一数字在500-1000之间 。
同时 , 牙科各领域之间 , 隔行如隔山 , 同一个口腔诊所 , 要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 往往要配备不同“术业”的牙医 , 这进一步加重了牙医的稀缺 。
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底 , 国内具备合格资质的专科正畸医生仅有6100人 。
此外 , 口腔专业十分依赖临床经验 , 这一点 , 但凡有过正畸或种植经历的患者应该都深有感触 , 一个经验丰富的牙医和新手医生所做出的诊疗决策、操作过程和效果天差地别 。
培养一名合格的牙医究竟要多长时间?
先从读书算起 , 博士学历是医生的标配 , 本硕博顺利毕业需要10年 , 临床及合规培训往往需要3年以上 , 这就已经13年了 。 而合格的医生要获得更丰富的临床经验、参加各种进修 , 各种时间加起来会长达16、7年 。
前文提到 , 国内具备合格资质的专科正畸医生仅有6100人 , 而这个数字在上世纪80年代末不到200 。
也就是说 , 30年里 , 我国培养的专科正畸医生的数量总共才增加了5000余人 。
在资本熟练操作的其他领域 , 这样的人才培养进度是难以想象的——一名咖啡师、一家火锅店店长甚至一个互联网程序员 , 都不可能花费如此漫长的培养时间才能合格上岗 。
这就决定了资本惯用的“套路” , 在整牙这事上行不大通 。 风投公司可以投入巨额资金支撑企业开诊所、买设备、做宣传 , 却无法通过花钱凭空“变”出数量巨大的合格牙医 。
【3】
时代天使想出的解决办法是数字化 。
让电脑代替一部分人力工作 , 输入数据之后有电脑自动完成排布 , 以此弥补牙科医生不足带来的扩张问题 。 然而 , 这一计划遭到了众多专业医生的质疑 。
佳美口腔医院(北京保利店)院长杨茂林把数字化技术比喻为自动驾驶 , 并表示“目前还远没有到不需要医生把握方向盘 , 就能自动驾驶的时候 。 ”
北京尚品口腔门诊部负责人朱耿辉去年也曾公开表示:“没有经过面对面的检查和沟通 , 目前的技术是无法设计出个性化方案的 。 ”
再看近几年网络上出现的大量对牙齿矫正翻车的控诉 , 大多集中在医生没有专业资质 。
一些患者发现 , 这些口腔机构里进行首次面诊的不是正畸医生 , 甚至不是全科口腔医生 , 而是机构咨询师 。
这样的模式不仅无法保证正畸效果 , 还有引发其他病症的风险 。
正如杨茂林所说 , “做完矫正5年后可能反弹 , 出现牙套脸、掉牙、反凸 , 经过完整诊疗的正畸 , 尚且可能存在诸多纠纷 , 更不用说连面诊都没有的远程矫正 。 ”
牙科手术依然是个机器替代不了的技术活 , 最终 , 资本还是要做难而正确的事——解决的“人”的问题 。 在成熟运作的眼科赛道 , 或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
国内就有知名眼科机构通过批量“制造医生”的模式 , 开拓出一条“手术工业化”的道路 , 让培养医生的速度大幅提升 , 降本增效 。 但这一模式能否成功复制到牙科赛道、该如何运作 , 仍需探讨和研究 。
看似暴利的牙科不是快消品 , 也难以做成快消品 , 很难在这门生意里快速多加几个零 。
资本投资牙科 , 要下苦功夫 , 认真做时间的朋友 , 而且这是个“不得不”的选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