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阅读日,不可错过的添购图书推荐( 二 )


知道几句三字经除了陪孩子玩 , 大象这里也要推一本可以跟孩子一起读的 。
《三字经》可能现在逐渐接触得少了 , 这个原因比较复杂 , 而且社会上对于这些古代蒙学教材的态度也是有赞有弹 , 弃之如毒草的有 , 依然要求必须学的也有 。

古代人蒙学从“三百千”开始 , 又以“三”——三字经最为显浅 , 而且是“三百千”里面故事性最强的 , 里面除了历史 , 人物 , 更有品德教育 , 朗朗上口让孩子在认字之余 , 懂得更多 。

这本书上篇讲解《三字经》 , 刘勃的朋友、编辑萧桓负责对全文进行详细注释 , 力求准确可靠 , 刘勃则分段撰写“解说与引申” , “掰扯”背后林林总总的文化观念 , 一吐为快;下篇笼统概括为“蒙书杂谈” , 其实是把《百家姓》《千字文》《急就篇》《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增广贤文》《弟子规》 这些最常见的蒙学书的来龙去脉、利弊得失从头到尾详细地梳理了一遍 。

这书的有趣之处就在于考据 , 刘勃的文风一向诙谐幽默 , 读来仿佛文字版“脱口秀” , 与此同时他精读史籍 , 擅长比勘 , 段子手的气质下却隐藏着一颗严谨考据的心 。 例如 , 《三字经》中“昔孟母 , 择邻处”二句 , 就从《孟子》原文来打破以往我们对孟子是由母亲独立抚养的错误 。 还有就是对照顾炎武的版本来看待一些三字经的变动包含的历史倾向 , 在教导孩子阅读背诵三字经的时候有更科学的理解 。
把思考作为习惯前面说到读三字经这类古书 , 要学会思考与分辨 , 那么这本《把思考作为习惯》就值得一聊了 。
湛庐可以说是国内一个非常特别的文化传播企业 , 那么它的创始人+董事长——韩焱重磅新作自然值得一读 。

【4·23世界阅读日,不可错过的添购图书推荐】大象也是湛庐的粉丝 , 湛庐也是大象的合作伙伴之一 , 经常有幸得到他们的新书试读 , 湛庐给大象的感觉是新锐十足 , 深度十足 , 像《噪声》《偏差》这样的顶级题材让湛庐在出版界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 十多年来在韩焱的带领下 , 湛庐策划了2000余种好书 , 影响了数千万读者 。 湛庐5次荣获国家最高图书奖“文津图书奖” , 成功转型为国内首批综合阅读服务商 。
正是在这“挑书”的过程中 , 韩焱引进了各个领域理论奠基人的重要作品 , 其中不乏像丹尼尔·卡尼曼这样的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库兹韦尔、戴曼迪斯这样的全球知名趋势专家 , 在与上千位伟大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甚至物理学家“对话”之后 , 要将自己所内化出来的“深厚功底” , 通过一本书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把思考作为习惯》 。
从跨界思维到跨域思维 , 助你智慧升级 , 为复杂问题解决能力奠定扎实、全面的基座 。 《把思考作为习惯》这本书囊括的28种思维工具横跨了心理学、行为科学、哲学、经济学等领域 , 能够帮你快速建立准确认知 , 从中发现可以运用的工具及工具组合 , 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人生场景 , 从职场、家庭到社群 , 从商业、教育到社交 , 无所不包 。

像大象的普通人很多时候在读书上难以捉到重点 , 不时有种看了白看 , 或者是“一看就会 , 一做就废” , 经常要面对这种无力感 , 而《把思考作为习惯》就是要看韩焱是怎样从别人的著作中获得自己想要的 , 将这些前沿思想消化、吸收 , 并内化成了一个系统的、经过实践检验的思维工具箱 , 也就是——把思考作为习惯 。 这个思考框架可以帮助我们打破自己的“元无知”状态 , 锻造自己的“学习力、规划力、决策力、创新力、习惯力” , 不断连接他人 , 掌握多元的思考工具 , 学会像交响乐团指挥家一样应对复杂系统 。 只有这样 , 我们才能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不断进阶 , 成长为一个深度思考者与强大的问题解决者 , 持续点燃生命之火 , 实现对自我人生的积极掌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