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技术通过光子集成电路从理论走向现实:未来潜力与全球发展( 三 )


量子技术通过光子集成电路从理论走向现实:未来潜力与全球发展

文章插图

(来源:Nature Reviews Physics)
在欧洲 , 除了许多积极参与的大公司如 Thales、Bosch、Atos、Telefonica 之外还有大量的初创公司和中小企业为 IPQT 提供着技术支持和相关产品 ,
在中国像华为、百度、腾讯和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都在投资该领域;新加坡则是以 LUX 光子学联盟为代表 , 这其中包括大型跨国公司、本土大公司和中小企业等 。
在日本 , 光子量子技术的研发长期以来一直由 NTT、NEC、东芝、富士通、日立等大公司进行主导;而在美国 , 推动光子量子技术发展的企业和机构包括美国能源部联邦资助的研发中心、美国国防部、美国宇航局和雷神公司等 。
因此在过去的 20 年里 , 光子量子技术的发展已经创造了许多重要里程碑 , 如何实现其高度集成化仍然是一个强大的挑战 。
但可以充分借鉴 PIC 的发展路线 , IPQT 的复杂创新周期需要技术瓶颈的突破、基础实验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的协同发展 , 并有望最终构建一个成熟的生态系统 , 以满足 IPQT 的技术挑战和全球市场的需求 。 并且基于未来的市场发展需要 , 还应该投入更多精力来培训下一代掌握 IPQT 技术的工程师团队 。
因为无论商业化的量子器件采用何种技术 , 其基本的量子力学原理和技术路线都是相通的 。 因此该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需求将不断增加 , 教育的投入将有助于推动科学和技术前沿的发展 。
-End-
参考:
1、Pelucchi, E., Fagas, G., Aharonovich, I. et al. Thepotential and global outlook of integrated photonics for quantumtechnologies. Nat Rev Phys (2021).https://doi.org/10.1038/s42254-021-00398-z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