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诺贝尔物理学奖大热,量子纠缠到底有多神秘?( 二 )


在这篇论文里有一个经典的思维实验 , 如果宇宙中存在一个微观量子 , 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一分为二 , 并且距离很远 , 假设就在银河系的两个极端方位上 。 按照量子力学哥本哈根派的不确定性原理 , 一分为二的两个新粒子也是不确定的 。 正常来讲如果A粒子是左旋的 , 那么另外的B粒子必然是右旋的 。

2021诺贝尔物理学奖大热,量子纠缠到底有多神秘?

文章插图

那么按照哥本哈根派的不确定性原理 , 我们观测A粒子如果是左旋的 , 那么B粒子必然是右旋的 , 而这个状态都是观测瞬间确定的 , 那么B粒子是如何知道A粒子为左旋状态 , 而自己要是右旋状态 , 距离那么远的两个粒子这个信息的传递速度岂不就是超光速了 。 在那个时代光速不可超越几乎就是铁的定律不可置疑的 , 除非这两个粒子在分开的瞬间自旋状态就已经确定了 。
据说波尔在看到这篇论文之后茶不思饭不想好几个星期 , 最后也发了一篇论文予以反驳 , 他认为分开的两个粒子处在一种神秘的纠缠态 , 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两个粒子 , 应该看成是一个整体 , 即使天各一方 , 但是因为处在纠缠态 , 也是一个整体 , 既然是一个整体也就不涉及到超光速 。
2021诺贝尔物理学奖大热,量子纠缠到底有多神秘?

文章插图

说在最后
关于量子纠缠 , 爱因斯坦和波尔一直都没有让对方信服 , 直到贝尔不等式的出现 , 这个思维实验才开始真正进入实验室 , 只不过贝尔提出这个不等式的时候两个科学家都已经离世了 。
1982年来自法国奥赛研究所的阿斯派克特团队 , 首次进行严格的实验室检验 , 两个分类的量子经过3个多小时距离12米远 , 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数据 , 结果证明爱因斯坦是错的 , 波尔是正确的 , 量子纠缠真实存在 。
2021诺贝尔物理学奖大热,量子纠缠到底有多神秘?

文章插图

而阿斯派克特也成为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之一 , 还有两位也都是和量子纠缠的实验证明客观存在有关 。
文/科学黑洞 ,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