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传统产业在数字化推动下焕发新生,比如制造业加速向智能制造转型 。 另一方面,数字化催生出大量创新型新模式、新业态,比如上海西岸打造了一个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的智慧园区,比如浦发与华为携手开启业内首个面向 ” 智能物 ” 的金融服务模式 。 如今,上海已经形成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 ” 双轮驱动 ” 的数字经济发展格局 。
ICT 并不是冷冰冰的技术,数字城市也不是简单地上设备、上系统,而是通过技术、应用真正改善城市经济、生活、治理的方方面面 。 从上海十年的变化中,可以用善政、惠民、兴业三个词来总结数字化带来的变化:实现了城市的高效能治理,为老百姓创造高品质生活,激发千行百业的创新活力 。
smart city
新型智慧城市:以智能体支撑的一体化协同生命体环
在十年探索、一路领跑的基础之上,上海于 2021 年 1 月初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更远大的目标:到 2025 年,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将取得显著成效,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形成基本框架;到 2035 年,上海将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意见中提出:整体性转变,推动 ” 经济、生活、治理 ” 全面数字化转型;全方位赋能,构建数据驱动的数字城市基本框架;革命性重塑,引导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数字城市 。
未来的城市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在《意见》中提出,面向数字时代的城市功能定位,加强软硬协同的数字化公共供给,加快推动城市形态向数字孪生演进,逐步实现城市可视化、可验证、可诊断、可预测、可学习、可决策、可交互的 ” 七可 ” 能力,构筑城市数字化转型 ” 新底座 “ 。
数字孪生是把物理城市当中所有的人、物、事件、建筑、道路、设施等都在数字世界当中映射,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具备上述 ” 七可 ” 能力,让虚拟服务于现实 。

文章插图
上海对于未来城市的规划,与华为的思考不谋而合 。 华为认为,新型智慧城市,基于 ” 数字孪生 ” 的理念,让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一体化协同,形成一个有机的 ” 生命体 “,与人体一样,有大脑、五官、神经、血液、肌肉和四肢,具有新陈代谢、自适应、生长发育、不断进化等生命特征 。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华为提出 ” 城市智能体 “ 。 城市智能体是以云为基础,以 AI 为核心,构建立体感知、全域协同、精确判断和持续进化的一体化智能系统 。
城市智能体包括四个层面:智能交互,包含华为和伙伴的边端设备,它们就像 ” 五官 ” 和 ” 手脚 “,全面感知城市中的人、物、空间和过程,并与它们实时交互;智能联接,包括 5G、F5G、Wi-Fi6、IoT 等技术,就像 ” 躯干 ” 和 ” 神经 “,让数据得以高速汇聚,城市体征得以实时感知,智能与执行得以快速抵达现场,激活城市的创新潜力;智能中枢,包括云基础设施、AI 使能、应用使能和数据使能,是真正的中枢,让 AI 发挥关键作用,全网协同,基于城市数据及时发现问题、研判趋势、预防风险并作出恰当反应;智慧应用,由政府与华为等企业进行协同创新,实现 ICT 技术与行业知识的深度融合,重构体验、优化流程、使能创新,逐步形成三大领域智慧应用体系,包括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生活 。
未来的超大城市治理新模式下,每一个城市运行最小单元对应的自治系统 / 应用都是城市智能体支持的独立应用 / 场景,是完整城市智能体的一部分 。 并且,每一个城市运行最小单元都是遵循智能体的理念(能感知、会思考、可进化、有温度),遵循应用城市智能体的参考架构(交互、联接、中枢、应用),遵循城市智能体的技术平台(云网边端协同的华为黑土地),实现自治的有机体、生命体 。 通过城市最小管理单元的场景支持,丰富城市智能体的应用,增加云网边端协同黑土地的肥力 。 在这种创新模式下,实现从一栋楼扩展到一条街、一个区、一座城,从而将上海打造成为完整的数字孪生城市,实现 ” 感知一栋楼,联接一条街,智能一个区,温暖一座城 ” 的美好愿景 。
- 10款超帅的男生发型 9款高颜值男生发型分享谁剪谁帅
- 春节加送|推荐一个宝藏VR平台,价格比 Steam、Quest低超多
- 助力高校数据治理,国科科技收到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表扬信
- 最值得带孩子 20个地方 国内外带孩子必去的十大城市排行榜
- 隐藏超12年的漏洞,影响所有主流Linux发行版
- 中国超模刘雯个人资料简介及微博,模特刘雯图片?
- 无人超市怎么加盟?马云无人超市加盟费多少?
- 超级推荐补单原理是什么?有什么玩法?
- 用超级推荐还需要补单吗?其推荐是什么原理?
- 欧洲束腰、中国裹小脚、日本超恐怖、畸形审美对身体有什么创伤?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