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至东京奥运周期已经四年了,为什么感觉中国女排新人少之又少( 三 )


1、中国女排阶段性的目标发生变化,2013年新女排建队之初,女排竞争力不强,人员结构不合理,急需补齐短板,一句话人才紧缺,新人进入主力位置较快、较多 。而经过四年建设,中国女排架构搭建已经基本完成,进入查漏补缺阶段,成规模的人员大进大出已经是过去式,保持核心阵容的基本稳定更有利于保持球队的竞争力,我们看到朱婷、张常宁、袁心玥、龚翔宇、李盈莹、王梦洁等都非常年轻,即使丁霞、姚迪、林莉也不算大,况且二传和自由人恰是运动寿命较长的位置,因此说,尽管中国女排培养新人的策略一直未变,但新人更多的任务是待命,是作为战略预备队,进入核心阵容的难度加大 。对一支成熟且实力强的球队,并不需要天天变动,正像结实的房子并不需要天天翻新一样,人为的折腾是违背规律的 。
2、对新人的认定标准的提高也是造成错觉的原因,由于目前的中国女排已经是世界yiliu水平,人员齐整,整体实力傲视群雄,有朱婷、袁心玥、张常宁、李盈莹、龚翔宇等这些标杆在前,已经把新人的概念固化,新人的认定变得苛刻,任何一个新人都要接受这些参照物的比对和参考,使得新人不容易得到认可,我们看到,这几年入队集训的新人确实不少,但大家的议论也非常多,因为与朱婷、袁心玥她们上场就能发挥、比赛就能高光的表现相比,落差较大,造成了尽管新人年年有,但还是年年等新人,新人凉的很快 。
3、新人不新、不强也是现实情况,里约以后,除了李盈莹让人眼前一亮外,确实并无超ji新人出现,2017年世青赛,尽管中国U20女排获得冠军,但目前也仅有杨涵玉一人入选中国女排国家队,上升势头远没有朱婷、袁心玥当年猛烈,比及同期土耳其的居内什进步要慢,居内什已经触及到国际yiliu副攻的标准 。2017世少赛,以车文涵、焦点、张梓涵领衔的国手女排更是溃不成军,在20个参赛队中排名第19名 。2019世青赛,王艺竹、毛钧怡、车文涵、倪非凡出战,获得第7名,仅有倪非凡获得最佳自由人 。2019年世少赛,被寄予厚望的吴梦洁并没有打出期待的成绩,球队最终获得第4名,朱星辰获得最佳自由人,吴梦洁一无所获 。总体上说,这几年新人总体质量不如以前,尽管中国女排目前在接应位置急需新人补入和接班,但无论是陈佩妍还是毛钧怡都还无法担当大任,与老将曾春蕾还有不小的差距,上述这些情况也是有人认为新人太少的原因之一 。
【里约至东京奥运周期已经四年了,为什么感觉中国女排新人少之又少】写在最后的小结:中国女排已经是世界冠军,高水平导致高门槛,使得新人上位变得比较困难,即使王媛媛、杨涵玉、胡明媛和倪非凡也都还在拼命追赶,尚不能在国家队牢牢站稳,其她人更是存在差距,但这种情况倒也反衬出目前中国女排的实力强大 。我们一再强调,年龄的大小并不是新人的weiyi标准,实力强才是 。我们希望所有致力于女排事业的排球人,戒骄戒躁,把自身实力提升当做diyi要务,埋头苦练,是金子总有闪光的一天,新人们,加油!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