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1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二 )


A 商业资源集聚度

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1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文章插图

从过去一年中国城市的商业资源变动来看 , 绝大多数品牌并不会因城市一时的封闭而快速调整策略 。 商业资源集聚度中的大品牌青睐指数与商业核心指数仍是我们衡量城市商业魅力时首选的指标 。
外部环境的变化并没有阻挡一些城市商业资源集聚度持续提升的势头 。 从2017年到2021年 , 西安的商业资源集聚度排名从第12名上升到第9名;长沙的排名总共提升了5位 。 郑州则是近一年里排名变动大的新一线城市—商业资源集聚度从2020年的第15位上升到了2021年的第11位 。
受限于境外消费渠道封锁 , 奢侈品品牌国内渠道吸收了大量海外消费回流 。 高端定位的品牌在长线上对中国城市充满信心:高端化妆品向二三线城市下沉的节奏依旧 , 为谨慎的高端珠宝品牌也正在将更多门店份额调整到二三线城市 。
商业核心指数监测了城市内部商业格局与氛围的变化 。 长沙全市的商圈日均客流总量较上年同期出现了逆势增长 , 五一广场商圈的日均客流总量排名全国第一 。
基础商业的变化说明 , 只要需求还在 , 商业供给的创新就不会消失 。 2020年平均每座新一线城市餐饮门店数量减少了约2万家 , 二线城市减少了1.08万家 , 但厦门、湛江、揭阳等城市仍实现了餐饮门店数量的增长 。
B 城市枢纽性
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1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文章插图

城市枢纽性将城市置于网络之中考量其重要程度 。 当前 , 这种网络关系还处在一个特殊的阶段 。
城际交通的运力还没有充分恢复 , 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然稳步增长 。 过去一年 , 国际航班量被严格控制 , 向国内航线挖掘潜力成为了焦点 。 不少城市的民航国内可直达城市增长率反超了国际航点数增长率 。 比如郑州2020年的民航国内可直达城市数增长了32% 。
高铁的建设则开始进入填补空白的阶段 。 2020年江苏全省的高铁网络的主干骨架终于基本成型 , 将沿线城市直接送入全国高铁网 , 盘活了长期被排除在长三角区域高效快捷的城际联系网络之外的苏中和苏北地区 。
今年的物流通达度指数中 , 首次引入了来自货运物联网公司G7的数据 , 从城市货运量指数和货运城际往来联系度指数两个维度增加对城际公路货运的分析 。 临沂在这个指数中排名全国第2位 。 这座上升的物流之城 , 在今年首次进入二线城市的名单 。
通过品牌在区域内的分布数据计算出的商业资源区域中心度 , 代表着城市的商业资源在区域网络中的集聚程度和辐射能力 。
C 城市人活跃度
2019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2021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

文章插图

疫情困锁了人们的行动 , 但城市人的互动、交往、消费和创造的需求依旧 。
外卖、网购和海淘的数据依然能在很大程度上描绘消费活跃度 。 根据饿了么数据 , 与线下餐饮同步受到冲击的外卖行业已快速复苏 , 到2020年年底 , 上海、杭州等大城市的外卖活跃度已经基本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 , 温州、泉州、宁波等城市外卖活跃度同比增长 。 海淘市场下沉到了北方低线城市 , 消费渠道的多元化大规模普及 。
城市人活跃度持续监测城市人对新事物的接纳能力 , 今年新加入了来自阿里巴巴集团 , 由互动次数、观看人次计算得到的直播活跃度指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