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气血,那么到底什么是气呢( 二 )


本方以黄芪益气为君药;人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为臣药,共收补中益气之功效 。配合陈皮理气,当归补血,两者合用为佐药 。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之清阳,为补气方中的使药 。综合全方的配伍大意,一是补气健脾以zhi气虚之本;一是升提下陷阳气,以求浊降清升,于是脾胃调和,水谷精气生化有源,脾胃气虚诸证可以痊愈 。中气不虚,则升举有力,凡下脱、下垂诸证可以自行复位 。
3、气滞
病因:主要是因为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或者感受外邪等引起人体某一部分或某一脏气机阻滞,运行不畅 。
表现:患者多表现为胁腹胀痛,攻窜不定、时轻时重,常随精神情绪因素而增减,舌苔薄、脉弦 。
zhi法:行气
处方:金铃子散加减:主要以行气疏肝、活血止痛为主 。方中用金铃子疏肝气、泻肝火而为君药 。元胡行气活血,为臣使药 。两药相配,气行血畅,疼痛自止,为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常用基本方 。
4、气逆
病因:多是由于气机的升降失常,气上逆不顺 。一般多指肺胃之气上逆以及肝升太过所致的气火上逆 。
表现:患者多表现为肺气上逆所致咳嗽喘息;胃气上逆可见呃逆、嗳气、恶心呕吐;肝气升发太过,则见头痛、眩晕、昏厥、呕血等 。
zhi法:降气镇逆
处方:苏子降气汤加减:本方主要以降气平喘、去痰止咳为主 。主要用于zhi疗上实下虚所致的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痛脚软,肢体倦怠;或者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等 。
方中用苏子降气祛痰,止咳平喘为君药 。半夏、厚朴、前胡去痰止咳平喘为臣药 。君臣相配,共同zhi疗上实之有余 。肉桂温肾驱寒,纳气平喘;当归既养血补肝,同肉桂以温补下虚,又能zhi咳逆上气;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 。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上下兼顾而以上为主,使气降痰消而咳喘自平 。
气虚宜补气,气实宜理气、行气、降气,这就是zhi疗气病的基本原则 。
气虚宜补气,主要是补脾、肺、肾之气 。因为脾胃为元气生化之源,肺为脾土之子,脾气不足,最容易导致肺气升降失常 。肾为先天之本,贮藏精气,有为气化之司 。
【中医讲气血,那么到底什么是气呢】气的实证,由气郁、气滞、气逆所致,与肺胃肝的关系较为密切 。分清与脏腑的关系进行zhi疗,肺气不宣的宜宣肺,胃气上逆的宜降气,肝气郁结的宜疏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