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劳动模范及其事迹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代表讲述奋斗故事( 二 )


“铁人说过‘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 , 我们做到了 。 我们石油人就是这样 , 一代做给一代看 , 一代领着一代干 , 在新时代我们石油人还要为祖国加好油、为中国梦加好油 。 ”刘丽信心满满地说道 。
坚持创新——
“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梦想”
热爱创新 , 勤于钻研 , 也是几位劳模代表的共同特征 , 从采油井口的盘根盒到铂钯分离技术 , 他们力求结合工作经验 , 实现自主创新 , 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大小难题 。
盘根盒类似于油井的喉咙 , 抽油杆通过它延伸至千米地下 , 过往更换其密封填料时需用螺丝刀进行抠取 , 但越深越难抠 , 工作费时又费力 。 通过创新 , 刘丽研制出“上下可调试盘根盒” , 使采油工户外作业时间缩短30分钟 , 盘根使用寿命增加了5个月 。 “像这种小工具 , 我和工友们已做了1048件 , 累计创效1.2亿元 。 作为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人 , 能够通过创新为企业多省钱、为国家多产油 , 我感到十分自豪 。 ”刘丽表示 。
铂是金川集团生产的8种贵金属之一 , 但每提取1克 , 就需要5吨的矿石 。 为破解技术难关 , 潘从明在总结前辈经验的基础上 , 通过上千次反复试验探索 , 攻克了铂钯分离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 , 成功研发了铂族金属绿色高效提取技术 , 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作为全国劳模 , 我有责任也有决心影响、带领身边更多的人 , 共同保障国家战略贵金属基础材料的供应能力 , 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梦想 。 ”潘从明说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