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独家 美团投资罗永浩AR公司( 二 )


选择从生态再到硬件的发展逻辑,除了对锤子科技的路径依赖,老罗也深知硬件是块难啃的骨头 。据36氪了解,罗永浩在创业前走访了AR/VR行业的一些供应链 。得出结论:硬件现阶段壁垒太高,太难做 。
但不少业内人士对AR OS系统的创业方向抱有怀疑态度 。多名AR行业人士告诉36氪:AR OS是一个短期大家无法验证的事,故事很难讲得通,主要是因为AR目前出货量较少,市场不成规模,只做OS很难供血,而且还没有头部玩家,生态是割裂的 。
PC时代有Windows,手机时代有Andriod和iOS,但在缺乏标准的AR/VR时代,对硬件产品进行系统适配是目前AR OS绕不过的难题 。
目前,部分头部厂商已将AR/VR OS作为发力点——高通推出骁龙Spaces开发平台,苹果在筹备realityOS系统,而谷歌正在基于Linux架构,研发专为的XR的操作系统 。
但在硬件和交互标准建成前,AR OS的搭建依然吃力不讨好 。
由于硬件层面牵涉技术复杂,AR OS首先需要实现多种技术的底层互通 。一个典型的失败案例是:今年1月,Meta解散了300人的XR(混合现实)定制化操作系统“XR OS”研发团队,这个历经4年多的项目铩羽而归 。
“其实做 OS 最难的并不是产研能力,而是后续的系统生态建设,需要的是资源 。”在“晚点LatePost”的采访中,罗永浩曾提及做OS的难处 。他提到,国内在底层技术研发的人才储备不足,需要把一部分研发转移到硅谷或北欧 。
从6月创立之初,Thin Red Line就开启了招聘计划,主要对象为AR工程师和产品经理 。36氪了解到,近期Thin Red Line招聘了大量产品经理和程序员,其中一部分来自小米和黑鲨 。
【36氪独家 美团投资罗永浩AR公司】Thin Red Line的起点高于锤子,但面临着更不成熟的市场和技术生态 。资方在赌罗永浩和AR赛道的生命力,而老罗与硬件的“5年之约”,也在赌资方和市场的耐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