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六种打开方式( 二 )
不搞教育的人是不会明白给自己的学生推荐书目是多么重要的事 。 当然 , 也可令其自由读书 , 那也是一件美事 , 但是 , 作为老师的引导作用又在哪里呢?思之再三 , 当很多学生要我给他们开书目时 , 我便开了一个书单 , 是从古往今来人类一切经典中选择了100本 。 选择这些书目也是极艰难的 , 因为如果按鲁迅先生说的那样 , 多读外国的书 , 少读甚至不读中国的书的话 , 可能90%以上都要选外国的经典了 , 而外国的经典其实90%以上又是欧洲的 , 这样我们又会陷入五百年以来的欧洲中心主义之中 , 那么 , 何为中国呢?中国的传统与现在又如何安放呢?这便是大问题 。
老实说 , 自鲁迅先生一百年来 , 我们读的书实际上大多是外国人的 , 我们对自己的传统几乎又都是抱着怀疑甚至反对的态度来读的 , 所以 , 若从古人的角度来讲 , 是反着读的 , 基本是误读 。 一百年过去了 , 我们是否可以试着重读传统 , 重读天地大道 。 所以 , 我开了50本中国自古以来的经典著作 , 50本外国的著作 。 按照设想 , 若是把这一百本经典能够熟读 , 我的学生就都是中西会通、古今一体的知识分子了 。 这些经典会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建起高楼大厦 , 至少会打成框架结构 , 这样他们遇到什么样的艰难困苦都会有导师引领他们 , 而且他们将都是独立自主的人 , 是大写的人 , 是不会苟且的人 。 当然 , 我之所以选择五十本中国的经典 , 是想让他们重新认识传统 , 重新认识天地自然 , 重新认识自我 , 知道我是谁 , 我从哪里来 , 我又到哪里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