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用姜盐水泡脚,坚持一周后,身体会出现哪些奇妙变化?( 二 )


主料:黄花苗0.5g、薏苡仁0.3g、栀子0.3g
辅料:茯苓0.2g、砂仁0.2g、赤小豆0.2g、山药0.2g、甘草0.2g、绿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干姜0.1g、芡实0.1g、冬瓜皮0.1g、淡竹叶0.1g、马齿苋0.1g、陈皮0.1g、桔梗0.1g、荷叶0.1g、人参0.05g、金银花0.05g、菊花0.05g、紫苏叶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净烘干,然后取相应克重,做成黄花苗茯苓茶包,每次取一包,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解析:
黄花苗,《本草纲目》中说:“黄花苗解食毒,散滞气,化热毒,消恶肿、结核 。”黄花苗用来zhi湿是最为适宜的,黄花苗可泻火除湿,可以改善湿热所导致的恶心、舌苔发黄等问题,对湿热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错的效果 。
薏苡仁,《本草纲目》谓薏仁 “ 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 。
【三伏天,用姜盐水泡脚,坚持一周后,身体会出现哪些奇妙变化?】栀子,味甘、淡,性凉 。归脾、胃、肺经 。可清热祛湿、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凉血止血、散瘀 。
赤小豆,《本草纲目》记载:赤小豆,其性下行,久服则降令太过,津液渗泄,所以令肌瘦身重也 。赤小豆可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 。
茯苓,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 。
砂仁,性温,味辛,用于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善于化湿行气,为醒脾和胃的良药 。
山药,《本草纲目》认为山药能“益肾气、健脾胃、止泻痢、化瘫涎、润毛皮” 。山药虽然没有直接除湿的效果,但是山药可以补脾,间接的可以让体内湿气排出 。
甘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
干姜,长于温中回阳,为脾阳衰微、吐利腹痛之要药 。用于脾胃虚寒、泄泻清稀无臭味、肠鸣腹痛者 。
绿豆,绿豆有健脾、清热解毒、除湿利尿、消暑解渴的功效,多喝绿豆汤有利于排毒、消肿 。
芡实,入脾肾二经,能健脾祛湿、固肾止泻,且有“补而不峻”、“防燥不腻”的优势 。
冬瓜皮,性寒甘,入肺、大肠、小肠、膀胱经,具有润肺生津、健脾养颜、利尿消肿、清热祛暑、解毒排脓等养生功效 。
马齿苋,《本草纲目》:\"马齿苋能散血消肿,利肠滑眙,解毒通淋,zhi产后虚汗 。\"马齿苋食用价值非常高,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祛除湿气等功效 。它还含有大量的钾盐,有良好的利水消肿作用 。
陈皮,中医认为,其性味辛、苦、温,入脾、肺经;有行气健脾、降逆止呕、调中开胃、燥湿化痰之功,平时在饮食上适当加入陈皮有很好健脾和胃功效 。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