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伏暑伤冷,冷热不调,霍乱吐利,口干烦渴:巴豆大者二十五枚(去皮膜,研取油尽,如粉),黄丹(炒,研,罗过)取一两一分 。上同研匀,用黄蜡熔作汁,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丸,以水浸少顷,别以新汲水吞下,不拘时候 。(《局方》水浸丹)
治腹大动摇水声,皮肤黑,名曰水臌:巴豆九十枚(去皮心),杏仁六十枚(去皮尖) 。并熬令黄,捣和之,服如小豆大一枚,以水下为度,勿饮酒 。(《补缺肘后方》)
治肝硬化腹水:巴豆霜一钱;轻粉五分 。放于四、五层纱布上,贴在肚脐上,表面再盖二层纱布 。经一至二小时后感到刺痒时即可取下,待水泻 。若不泻则再敷 。(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治喉痹:白矾二两(捣碎),巴豆半两(略捶破) 。同于铫器内炒,侯矾枯,去巴豆不用,碾矾为细末,遇病以水调灌,或干吹入咽喉中 。(《百一选方》)
治白喉:巴豆仁、朱砂等分,各研成细末,混和,每用3~5分,置膏药上,贴于眉间的上方(勿使药末掉入眼中) 。约经8~12小时,局部皮肤发生大小不等的水泡时,便可揭去膏药,擦掉药末,涂上1%龙胆紫液,以防感染 。(《江苏中医》
治耳卒聋:巴豆一粒,蜡裹,针刺令通透,用塞耳中 。(《经验方》)
治风虫牙痛:㈠巴豆一粒,研,绵裹咬之 。㈡针刺巴豆,灯上烧令烟出,熏痛处 。(《经验方》)
治一切恶疮:巴豆三十粒,麻油煎黑,去豆,以油调雄黄、轻粉末,频涂取效 。(《普济方》
治一切疮毒及腐化瘀肉:巴豆去壳,炒焦,研膏,点肿处则解毒,涂瘀肉则自腐化 。(《痈疽神秘验方》乌金膏)
治荷钱癣疮:巴豆仁三个,连油杵泥,以生绢包擦,日一、二次 。(《秘传经验方》)
巴豆宜忌配伍
【和合宜忌】
“芫花为之使,恶蓑草、牵牛子,畏大黄、黄连、藜芦”(《本草经集注》) 。
“畏芦笋,菰笋,酱豉,冷水 。得火良,与牵相反 。”(《药对》) 。
体弱者和孕妇禁忌 。
【配伍应用】
配杏仁,温寒逐水,降痰破结,常用于治疗大腹水肿之证 。
配大黄、干姜,干姜性温,与巴豆相合用于攻逐寒积,其祛寒开结之力更强 。大黄苦、寒,与巴豆相配,寒热对消,只取其涤荡肠胃,推陈致新之功,以增强巴豆峻下通闭的力量 。大黄尚能制巴豆毒性 。三者合用可攻逐寒积 。
配降矾,可逐水杀虫,用于虫阻经隧,腹大胀满者 。治疗盥吸虫病晚期腹水尤效 。
【鉴别应用】
巴豆若用其峻下之力应生用,需消积磨坚之用应炒用 。用于喉痹痰涎壅阻气道可制霜 。《本草纲目》载:“巴豆生猛熟缓,能吐能下,能止能行,是可升可降也 。”
巴豆与大黄,同为攻下之药,但巴豆性热,脏腑多寒者用之;大黄性寒,脏腑多热者用之 。对于胃肠实积阻塞不通者,寒实相结用巴豆,热实相结用大黄,二者有一寒、一热之不同 。
【用法用量】
多入丸散 。外用适量 。大多制霜用,以减轻毒性 。内服:入丸、散,0.5~1分(用巴豆霜) 。外用:绵裹塞耳鼻,捣膏涂或以绢包擦患处 。
【注意事项】
畏牵牛花 。
巴豆的副作用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有毒 。
毒理试验
1·LD50 巴豆油的LD50为506mg/kg 。巴豆霜含l0%和50%的巴豆油的LD50为1535mg/kg和540mg/kg 。2·毒性反应:有毒部分为巴豆仁中的巴豆油,油中有毒成分为巴豆醇酯和巴豆毒蛋白,皮肤接触之可引起严重的接触性皮炎 。少量内服,油中之巴豆酸可引起急性胃肠炎而呕吐、腹痛、峻泻、脱水、休克,但经输液和对症治疗可治愈 。巴豆醇酯有致癌作用 。其致死原因可能是对血细胞和中枢神经有原浆毒作用 。3·促癌作用:巴豆油有很强的促癌作用,可以促进致癌物质3一甲基胆蒽诱发小鼠皮肤肿瘤 。巴豆霜小鼠灌胃有致突变作用 。巴豆毒蛋白经高温110摄氏度可破坏,因而能减少其毒性 。
- 初乳是什么颜色,初乳的颜色,初乳是透明的吗
- 常吃红枣的好处_红枣的功效与作用
- 锅巴的热量是多少
- 花生酱的热量是多少
- 看到姑姑家装的开关面板,才知道自家被师傅偷工减料了!
- 这些“反人性”的家居设计,希望大家一个都别中招!看着就烦心
- 克己狗粮的6点注意事项
- 小狗断奶时最好喂泡软的狗粮
- 怎样选择狗粮呢?
- “控制欲”导致狗狗不进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