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图片_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二 )


5、利尿 。
此外 , 动物实验初步发现 , 金银花的有效成分能在体外与胆固醇结合 , 能减少家兔肠道胆固醇的吸收 。
炮制:生用 , 或炒炭用 。
性味:甘寒 。
归经:入肺、心、胃经 。
功能:清热解毒 。炒炭凉血止血 。
主治:外感风热 , 急性热病 , 痈肿疮毒热毒血痢 。
临床应用:为治疗疮疡、泻痢和外感、热病的常用药 。
1、用于治疗疮疡、痈疖而有红肿热痛者(即属于“阳症”)银花常不可少 , 取其有强力抗菌作用 。轻者配连翘紫花地丁等 , 方如银花解毒汤;稍重得 , 例如痈初起 , 疼痛较显著而未溃破 , 则须炙山甲、皂角刺等 , 促进脓肿消散或溃破 , 方如消疮饮 。痈疽愈后口渴 , 也可用银花煎水代茶 。对皮肤湿疹、疥癞等 , 银花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2、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菌痢、急性肠炎等)可配黄芩茵陈白芍等 , 或用金银花单味 , 浓煎服 。如为血痢 , 则须用银花炭 。
3、用于治疗外感风热或热染性疾病早期 , 其证在表 , 具有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咽痛等证候 , 配连翘、淡豆豉荆芥等 , 在清热解毒的同时 , 疏风解表 , 方如银翘散 。
用量:常用量9~30g , 治热痢要浓煎 。治疮痈用量较大 , 一般用30g , 症重时 , 有时用到每剂60~90g , 也有人用到120g 。
处方举例:1、银花解毒汤《疡科心得集》:银花30g、紫花地丁20g、赤茯苓9g、连翘9g、丹皮6g、黄连4.5g , 夏枯草9g , 犀角1g , 水煎服 。
2、消疮饮(旧名仙方活命饮)《外科发挥》:银花30g、炙山甲9g、皂角刺9g、赤芍9g、浙贝9g、防风6g、白芷4.5g、当归尾12g、乳香3g、没药3g、陈皮6g、天花粉12g、甘草6g , 水煎服 。服本方后偶有恶心呕吐反应 , 但无妨碍 。
3、银翘散《温病条辨》:银花12g、连翘9g、荆芥9g、淡豆豉9g、牛蒡子9g、桔梗6g、薄荷3g(后下)、竹叶9g、芦根18g、甘草3g , 水煎服 。
注:南银花:多在四、五月份采摘 , 多选晴天的早晨上山采摘 , 采后立即平铺于山石上进行晾晒 , 当日即能晒干 , 如遇阴天则将采回的花蕾薄摊于竹席上通风阴晾 , 使之速干 , 保持花蕾的色泽鲜艳 , 因而品质较好 。
东银花:因产量较大 , 采摘时间性强 。因劳力不足 , 不能及时采摘 , 而使部分花蕾开 , 采摘量大 , 较忙乱 , 常有叶片混入 , 再加不能即采即晒 , 使其迅速干燥 , 故形色不及南银花 。
山银花:多分散野生于江南各省 , 花期较早 , 三四月间采摘 , 这时江南地区已进入雨季 , 清晨上山采集 , 下午始能返回住地 , 采集的花蕾挤压于容器之中时间较久 , 交售给供销社后 , 因多雨不能及时晾晒 , 均采取用硫磺火进行熏蒸 , 尔后烘干 。在熏烘过程中 , 银花受热成半熟或全熟状态 , 毛茸消失 , 花蕾胶化 , 故干燥后的山银花不显毛茸 , 但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毛茸残留的痕迹小白点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