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于治疗痰饮 。前人的经验是“痰饮必用茯苓” 。取其有利尿和补益脾胃作用 。一般可用苓桂术甘汤为主方 。痰饮在胃(上腹胀满、胃部有振水音、呕吐清水痰涎,如慢性胃炎),则加半夏、生姜,或用茯苓饮;痰饮在肺(咳嗽、痰多沫、呼吸不畅,如慢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则加配陈皮、半夏、川贝 。
3、用于健脾化湿,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上腹胀满,食欲减少,以及脾虚泄泻等 。其作用一是滋养调中;二是利尿渗湿,肠道水分因而减少,使稀溏的大便变稠 。凡胃阳虚(约相当于消化功能不足)者,都可用茯苓,但需配党参,也就是前人经验所说“茯苓能通胃阳”、“胃阳虚者,参茯必进” 。总之,平素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食后或吐或泻,都可用茯苓,并配其它健脾理气药,方如参苓白术散 。如属急性消化不良所致的腹泻,则配苍术,银花 。
4、用于镇静安神 。凡有惊悸、失眠,可用茯苓配酸枣仁、远志、柏子仁、五味子等,如补心丹(成药) 。
用量:用于健脾益胃或一般利尿渗湿者,9~18g;如湿重有显著浮肿,用量可加大至30~45g 。最大量使用至60~90g,但不宜长期大量服用 。
处方举例:1、五苓散(《伤寒论》):茯苓18g,猪苓9g,泽泻6g,白术9g,桂枝6g,水煎服 。
2、茯苓饮(《外台秘要》):茯苓9g,白术9g,党参6g,生姜4.5g,枳实6g,陈皮4.5g,水煎服 。
3、参苓白术散(《局方》):党参12g,茯苓9g,白术9g,陈皮4.5g,莲肉9g,淮山药12g,苡米9g,扁豆9g,春砂仁3g,甘草3g,水煎服 。
注:1、茯苓皮 。功能不消肿,多用于治疗皮肤水肿 。
其性味与茯苓相同,但专于利尿,无补性 。常用于治疗较症水肿(如病后体弱所见的面目和四肢肿满),代表方为五皮散(《中藏经》) 。处方:茯苓皮15g,大腹皮9g,桑白皮9g,生姜皮6g,陈皮6g,水煎服 。注意:如用带皮茯苓,处方上应写“带皮苓” 。带皮苓为利水作用为主,健脾作用较次,用于治一般不肿而稍重者 。
2、茯神 。功能宁心安神,多用于治心宁,惊悸健忘 。
其性味与茯苓相同,但长于镇静安神 。动物实验已证实茯神有中等程度镇静作用,但不及酸枣仁,临床两者常配伍同用,方如养心汤 。处方:茯神9g,茯苓9g,黄芪15g,当归9g,川芎4.5g,法半夏6g,柏子仁6g,远志3g,党参9g,肉桂末3g(冲),炙甘草6g,水煎服 。
3、茯神木 。治诸筋挛缩,痹痛,中风口眼斜,心悸健忘 。
4、茯苓 。茯神拌朱砂使用,称朱茯苓,朱茯神,用以增加镇心安神的功能 。但朱砂不溶于水,应改为冲服为宜 。
赤茯苓:性味与白茯苓相同,但补性较差,故补剂中一般不用赤茯苓而用白茯苓 。赤茯苓主要作用为清利湿热,故五淋汤用之配赤芍、栀子等治热淋、血淋(例如表现有热象和血尿的急性尿道炎、膀胱炎,泌尿系结石) 。
【茯苓图片_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处方:赤茯苓12g,栀子9g,萆薢6g,甘草梢6g,当归9g,白芍12g,水煎服 。
- 足疗刮痧拔罐有哪些好处?
- 益母草粉的功效与作用_益母草粉可以天天喝吗
- 生发黑豆汤的功效与作用,生发黑豆汤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 尿酸最怕的三种水果
- 老中医失眠17年小偏方,严重失眠的偏方
- 日光浴的好处
- 绿茶和红茶的功效 对于不同的绿茶,在对人体的功效上有哪些区别?
- 酸牛乳与发酵乳的区别 发酵乳与酸牛奶有什么区别
- 新鲜山楂怎么做成甜品小吃?
- 莲子的营养价值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