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衔草的功效与作用_鹿衔草副作用_鹿衔草图片( 三 )


其他作用
鹿蹄草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广 。鹿蹄草能增强免疫功能,水煎剂可提高人淋巴细胞的E-玫瑰花环形成率,促进人淋巴细胞的转化 。鹿蹄草所含N-苯基-2-萘胺、伞形梅笠草素、鹿蹄草素、没食子酸等对P388淋巴细胞白血病有抑制作用 。熊果酚苷在体外能抑制胰岛素降解,口服可致糖尿 。鹿蹄草能明显升高血浆cAMP含量 。
鹿衔草的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
鹿蹄草制剂,分甲、乙两组治疗101例 。甲组51例,用鹿蹄草Ⅰ号(含鹿蹄草、短柄五加皮、柿叶等);乙组50例,用鹿蹄草Ⅱ号(单味鹿蹄草) 。鹿蹄草Ⅰ号、Ⅱ号均制成茶剂 。每次1g/袋,每日3次 。每袋用开水200ml浸泡约5-10分钟,代茶饮用,连续冲泡2遍 。治疗期间停用一切药物,保持原有饮食及生活习惯不变 。经过1个疗程(45日)治疗,结果:甲组51例中,显效3l例,有效9例,无效11例 。总有效率为78.43% 。乙组50例中,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16例 。总有效率为68.0% 。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据临床观察,治疗1周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开始逐步下降,下降幅度以前4周较明显,以后趋于稳定,组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对血脂增高患者,其血清胆固醇甲组下降31.24mg%,乙组下降64.34mg%,自身对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但组间对照无显著性差异 。对甘油三酯两组均无明显影响 。
治疗颈椎病
鹿蹄草注射液(每支2ml,含生药0.5g)肌注,每日2次,每次4ml,1周为1疗程,同时采用颈部推拿及牵引方法,以矫正颈椎骨的严重移位 。共治疗颈性眩晕症322例,结果显示:痊愈(症状、体征消失,X线片复查恢复正常,能参加日常工作)47例,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X线片复查基本恢复,可以坚持工作)127例,好转(症状、体征好转,X线片复查部分改善,能够参加一般的活动)125例,无效(症状、体征治疗前后无变化)23例 。总有效率为92.8% 。
治疗肺炎
鹿蹄草提取物鹿蹄草素针剂静脉滴注和肌注并用,分三个剂量组,每日总量分别为190mg、400mg和960mg 。静脉滴注:鹿蹄草素150-800mg,加入5%-10%葡萄糖注射液1000ml,每日1次;肌注:鹿蹄草素10-40mg,每6小时1次 。治疗至热退正常3-4日,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肺部炎性体征消失,白细胞下降到正常范围内,即予停药观察 。治疗期间可并用祛痰药和维生素类辅助治疗 。经治80例,治愈(4日内热降,白细胞计数正常,症状与体征消失,X线胸片提示炎症吸收)68例,无效(4日以上发热不退,症状和体征无改善)12例,总有效率为85% 。各剂量组疗效无明显差异 。
治疗肠道感染
儿童轻型泄泻及普通型菌痢者,口服鹿蹄草素40mg,每日3-4次,或肌注40mg,每日2-3次;重型泄泻及重型中毒型菌痢者,静脉滴注鹿蹄草素100-300mg,分2次滴入,症状好转后改为肌注或口服 。成人菌痢者,口服鹿蹄草素200mg,每日4次;同时静脉滴注鹿蹄草素每日400mg后,肌注40mg,每8小时1次 。连续3日后停用静滴,仅口服和肌注,直至恢复正常后3日停药 。共治疗婴幼儿泄泻36例,急性菌痢46例(其中儿童16例,成人30例),结果显示:婴幼儿泄泻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次数正常,镜检正常,大便连续培养3次阴转者)22例,好转(症状消失,大便次数及外观正常,大便培养阴转未满3次出院者)8例,无效(治疗3日后未好转者)6例,总有效率为83.33% 。有效病例中,退热天数平均为1.92日,止泻天数平均为3.08日 。菌痢痊愈(症状消失,镜检正常,大便连续培养3次阴转者)34例,好转(大便次数及外观正常,镜检仅有少量红白细胞,大便阴转未满3日者)8例,无效(治疗3日未好转,或症状好转但镜检培养无改变者)4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